狗狗肠子异物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尤其幼犬和好奇心强的成年犬高发,当狗狗误食非食物性物品或无法消异物后,异物可能滞留在口腔、食道、胃或肠道内,引发机械性损伤、梗阻、感染甚至穿孔,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了解其成因、症状、诊断及处理方法,对主人至关重要。

狗狗肠子异物

狗狗吞食异物的常见原因

狗狗吞食异物多与天性及行为习惯相关:

  1. 好奇心驱使:幼犬处于探索期,喜欢用嘴啃咬物品,误将玩具碎片、袜子、纽扣、塑料袋等当作“玩具”吞食;
  2. 换牙期不适:2-5月龄幼犬换牙时,牙龈瘙痒,会啃咬硬物(如家具、石头),可能导致碎片脱落被吞下;
  3. 无聊或焦虑:长期独处、缺乏陪伴的狗狗,可能通过啃咬异物缓解压力,如咬坏沙发海绵、电线等;
  4. 误食危险物品:主人未收好的针线、鱼钩、玻璃碎片、玉米芯、果核等,或喂食易碎骨头(如鸡鸭骨),可能划伤消化道或造成梗阻。

肠子异物的症状表现

症状因异物位置、大小、形状及滞留时间而异,可分为早、中、晚期:

阶段 主要症状 观察要点
早期(1-2天) 流涎、干呕、食欲下降(拒食或挑食)、排便减少或正常,可能偶有呕吐(未消化食物或泡沫) 注意是否频繁试图呕吐但无物吐出,或啃舔肛门(可能因肠道不适)
中期(2-3天) 剧烈呕吐(含胆汁或黄白色液体)、腹痛(弓背、嚎叫、腹部紧绷)、精神沉郁、腹泻(可能带黏液或血丝) 触摸腹部时狗狗躲闪或呲牙,停止饮水,脱水迹象(牙龈发黏、皮肤弹性下降)
晚期(3天以上) 严重脱水(眼窝凹陷、皮肤回弹慢)、发热或体温低于正常、休克(黏膜苍白、脉搏微弱)、肠道穿孔(呼吸困难、腹壁紧张) 可能出现败血症症状,如昏迷、抽搐,若不及时抢救可死亡

诊断方法:如何确认异物位置与病情

兽医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狗狗肠子异物

  1. 触诊:轻柔按压腹部,若摸到硬块或狗狗疼痛反应强烈,提示可能存在异物梗阻;
  2. X光检查:首选方法,可显示金属、石头、塑料等不透光异物位置;对于透光异物(如塑料、布料),需通过肠道内气体或造影剂(如钡餐)间接判断梗阻情况;
  3. B超检查:动态观察肠道蠕动、肠壁厚度及有无积液,可辅助发现异物导致的黏膜损伤或穿孔;
  4. 内窥镜检查:适用于胃及十二指肠异物,可直接观察异物形态并尝试取出,创伤小、恢复快;
  5. 血常规与生化:评估感染程度(白细胞升高)、脱水情况(电解质紊乱)及肝肾功能,为治疗提供依据。

处理方式:保守治疗还是手术?

根据异物类型、位置、梗阻程度及狗狗身体状况选择方案:

保守治疗(适用于小型、光滑、无梗阻异物)

  • 禁食禁水:12-24小时,减少肠道负担;
  • 促进排出:口服石蜡油(按体重10-15ml/kg)或乳果糖润滑肠道,促进异物随粪便排出;
  • 监测排便:每日观察粪便,确认异物是否排出,若超过3天未排出或症状加重,需立即手术;
  • 对症支持:呕吐严重者用止吐药(如马罗匹坦),脱水者输液补液。

手术治疗(适用于梗阻、穿孔、尖锐异物或保守治疗无效)

  • 手术指征:X光/B超证实异物无法通过、肠道完全梗阻、异物尖锐(易划伤肠壁)、已出现腹膜炎或休克;
  • 手术方式: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切开胃或肠壁取出异物,若肠壁坏死需部分切除;
  • 术后护理:禁食24-48小时,静脉输液补充营养与电解质,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逐步恢复流食(如羊奶粉、肉泥),避免剧烈运动,7-10天拆线。

预防措施:降低吞异物的风险

  1. 环境管理:收好小物件(袜子、纽扣、针线、电池等),垃圾桶加盖,电线用保护套包裹;
  2. 玩具选择:挑选耐咬玩具(橡胶、尼龙材质),避免小零件易脱落,定期检查玩具磨损情况,破损立即更换;
  3. 饮食控制:不喂食易碎骨头(禽类、鱼骨),避免给整颗坚果、玉米芯等难消化食物;
  4. 增加陪伴:每天带狗狗运动、互动,使用漏食玩具消耗精力,减少因无聊啃异物的行为;
  5. 定期检查:幼犬换牙期多关注口腔,老年犬注意是否有异食癖(如吃土、石头),及时就医排查潜在疾病。

相关问答FAQs

Q1:狗狗吞了异物但现在吃喝正常,需要去医院吗?
A:即使无症状也需及时就医!异物可能在胃内未进入肠道,或已造成部分肠道梗阻(仍能少量进食),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引发呕吐、穿孔等严重问题,建议尽快带狗狗做X光检查,明确异物位置及是否需要处理,避免延误治疗。

Q2:手术后狗狗饮食要注意什么?
A:术后24-48小时禁食禁水,待肠道功能恢复(有排便、无呕吐)后,先喂少量温凉流食(如宠物专用羊奶粉、煮熟的鸡胸肉泥),每次5-10ml,每隔2-3小时喂一次,观察2天无异常后逐渐过渡到狗粮(泡软后喂食),避免油腻、坚硬食物,1周内不要剧烈运动,同时补充益生菌调理肠道。

狗狗肠子异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