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作为家庭中重要的成员,意外受伤或突发疾病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能为后续治疗争取宝贵时间,掌握基本的猫咪急救知识,能让主人在紧急情况下更从容应对,以下是针对常见紧急情况的急救方法及注意事项。
外伤出血急救
猫咪外出或打架时可能出现划伤、撕裂伤甚至动脉出血,若遇到出血,首先需判断出血类型:动脉出血呈喷射状、血色鲜红;静脉出血缓慢涌出、血色暗红;毛细血管出血则呈点状渗出。
处理步骤:
- 压迫止血:用无菌纱布或干净毛巾直接按压伤口5-10分钟,期间不要频繁揭开查看,以免破坏血凝块,若出血严重,可在伤口近心端(靠近心脏的一端)用绷带绑扎止血带(宽度>2cm),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避免肢体缺血坏死。
- 清洁伤口:压迫止血后,用生理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去除污物,但避免使用酒精、碘伏直接涂抹开放性伤口(可能刺激组织)。
- 简单包扎: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用弹性绷带固定,注意松紧度以能插入1-2指为宜,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
伤口类型 | 处理步骤 | 注意事项 |
---|---|---|
浅表划伤 | 清洁后涂抹少量碘伏,暴露伤口 | 避免舔舐,可佩戴伊丽莎白圈 |
深层撕裂伤 | 压迫止血后立即送医,不要自行缝合 | 可能需要打破伤风疫苗 |
动脉出血 | 立即绑扎止血带,同时按压伤口 | 止血带标记时间,每30分钟放松1次 |
中毒急救
猫咪可能误食巧克力、百合、老鼠药、清洁剂等有毒物质,中毒后可能出现呕吐、抽搐、呼吸困难、黏膜苍白或发绀等症状。
处理步骤:
- 立即阻断毒源:若猫咪刚接触毒物(如皮肤沾染清洁剂),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若为口服,尽快移除毒物(如未食尽的巧克力、植物)。
- 禁止随意催吐:腐蚀性毒物(如漂白水)、石油类产品(如汽油)或昏迷的猫咪禁止催吐,以免导致食道灼伤或误吸,若为非腐蚀性毒物(如老鼠药、巧克力),且猫咪清醒,可灌服3%双氧水(按1-2ml/kg体重,最大剂量不超过10ml),刺激呕吐后立即送医。
- 收集毒物样本:将毒物包装、呕吐物或残留物一起带往医院,方便医生快速判断毒物类型。
窒息急救
猫咪误食异物(如线头、玩具零件)可能导致气道阻塞,表现为突然呼吸困难、伸颈、咳嗽、牙龈发绀。
处理步骤:
- 判断阻塞程度:若猫咪能咳嗽、发声,多为部分阻塞,可观察其自行排出;若无法呼吸、昏迷,需立即处理。
- 海姆立克急救法:将猫咪后腿抬高,头朝下,用手掌根部快速向上冲击胸部(两前肢之间),重复5次,观察异物是否排出;或一手握住猫咪下颌,另一手握住前胸,快速前后晃动,利用震动使异物松动。
- 送医检查:即使异物排出,也需到医院检查是否有气道黏膜损伤或异物残留。
中暑急救
猫咪汗腺不发达,夏季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如密闭车内)易中暑,症状包括喘气、流口水、体温升高(>40℃)、走路不稳、抽搐。
处理步骤:
- 快速降温:立即将猫咪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用湿毛巾(冷水或冰水)擦拭腹部、脚垫、耳后等血管丰富的部位,避免用冰水直接浇全身(导致血管收缩,反而不利于散热)。
- 补充水分:若猫咪清醒,可给予少量凉饮用水,但不要强迫灌水,以免呛咳。
- 监测体温:每5分钟测量一次直肠体温,降至39℃以下停止降温,防止体温过低。
通用急救原则
- 保持冷静:猫咪会感知主人的情绪,紧张可能导致其挣扎加重伤情。
- 准备急救包:家中常备纱布、绷带、生理盐水、体温计、伊丽莎白圈、宠物专用消毒液(如洗必泰),以及24小时宠物医院联系电话。
- 及时送医:急救只是临时措施,无论何种情况,完成初步处理后应尽快送往医院,尤其是大出血、呼吸困难、中毒、中暑等危急情况,延误可能导致死亡。
相关问答FAQs
Q1:猫咪急救时可以给人类用药吗?
A:绝对不行,很多人类药物对猫咪有剧毒,如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会导致猫咪红细胞破裂、肝衰竭;布洛芬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若需用药,必须使用宠物专用药物,并在兽医指导下使用。
Q2:如何判断猫咪是否需要紧急送医?
A:出现以下情况需立即送医:①呼吸急促、困难或牙龈发绀(发紫);②大出血或止血后再次出血;③中毒(误食有毒物质后出现呕吐、抽搐等);④中暑(体温>40℃、昏迷);⑤无法站立、瞳孔散大或反复抽搐;⑥腹部膨胀、触诊时疼痛呻吟(可能是胃扭转或肠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