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作为常见的家庭伴侣动物,因其可爱、独立的特点深受喜爱,但它们的身体相对娇嫩,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侵袭,了解猫咪常见的疾病类型、症状及预防措施,对于主人科学养护、及时发现异常至关重要,以下从不同系统分类,详细介绍猫咪易患的疾病。

猫咪爱得什么病

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是猫咪问题高发的区域,主要与饮食、生活习惯及肠道菌群失衡有关。

  1. 毛球症
    猫咪爱舔毛,毛发在胃中积聚无法排出,形成毛球,典型症状包括干呕、呕吐物中有毛发、食欲减退,长期可能引起肠道梗阻,表现为精神萎靡、便秘,预防需定期梳毛(长毛猫每日1次,短毛猫每周2-3次),喂食化毛膏、含纤维的猫粮(如南瓜、燕麦),促进肠道蠕动。

  2. 急性肠胃炎
    多因饮食不当(如误食变质食物、突然换粮)、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症状为呕吐、腹泻(可能带血或黏液)、腹痛(蜷缩、腹部按压抗拒),需立即禁食禁水4-6小时,后喂食清淡流食(如白水煮鸡胸肉),若持续24小时无缓解需就医,可能需抗生素或补液治疗。

  3. 炎性肠病(IBD)
    慢性肠道炎症,病因复杂,可能与食物过敏、免疫系统异常、寄生虫感染有关,症状为长期腹泻或便秘、体重下降、呕吐、食欲不振,需通过粪便检查、内窥镜确诊,治疗以调整饮食(低敏处方粮)、使用免疫抑制剂(如泼尼松)为主。

  4. 胰腺炎
    胰腺消化酶被激活后“自我消化”,引发炎症,症状为剧烈呕吐、腹痛(弓背姿势)、精神沉郁,分急性和慢性,急性需禁食补液,慢性需长期低脂饮食,补充胰酶制剂,肥胖、高脂饮食是高危因素。

泌尿系统疾病

尤其公猫高发,与饮水少、饮食结构、应激相关,部分疾病可危及生命。

  1. 猫特发性膀胱炎(FIC)
    最常见的下泌尿道疾病,病因与应激(如环境变化、新成员加入)、焦虑有关,症状为频繁蹲猫砂盆、排尿困难、尿中带血、乱尿,需减少应激环境,增加饮水(流动水或湿粮),使用止痛药(如美洛昔康),多数可自限,但反复发作需排查其他病因。

  2. 尿道堵塞
    公猫尿道狭窄,易被尿结晶、结石、黏液堵塞,是“急症”!症状为频繁蹲猫砂盆但无尿、嚎叫、呕吐、精神极度沉郁,需立即导尿,否则48小时内可引发急性肾衰,预防需多喝水、喂泌尿道处方粮(控制镁、磷含量),避免高矿物质饮食。

  3. 尿路结石/结晶
    结石由尿中矿物质(如磷酸铵镁、草酸钙)沉积形成,症状与膀胱炎类似,严重时可堵塞尿道,需通过B超、X光确诊,小结石可通过饮食溶解(如 urinary s/o 猫粮),大结石需手术取出。

    猫咪爱得什么病

呼吸系统疾病

多由病毒、细菌感染或环境刺激引起,幼猫及免疫力低下猫易感。

  1. 猫鼻支(疱疹病毒感染)
    由猫疱疹病毒(FHV-1)引起,传染性极强,通过飞沫、接触传播,症状为打喷嚏、流脓性鼻涕、眼部分泌物(结膜炎)、角膜溃疡、发热,幼猫可能因鼻腔堵塞无法吃奶,需抗病毒治疗(如赖氨酸、泛昔洛韦),清理眼鼻分泌物,严重时用抗生素防继发感染,疫苗可降低发病率和严重程度。

  2. 杯状病毒感染
    猫杯状病毒(FCV)除引起打喷嚏、流涕外,特征性症状是口腔溃疡(流口水、拒食)、舌部溃疡,部分毒株可引起“跛行综合征”,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喂食流食,口腔护理,疫苗可预防常见毒株。

  3. 肺炎
    可继发于感冒、猫鼻支,或由支原体、衣原体、细菌直接感染,症状为咳嗽、呼吸急促、肺部有啰音、精神差,需通过X光确诊,使用抗生素(如多西环素)、雾化治疗,保持环境温暖湿润。

皮肤及寄生虫疾病

皮肤问题多与环境卫生、过敏、寄生虫感染相关,易通过接触传播。

  1. 猫癣
    由皮肤癣菌(犬小孢子菌为主)引起,传染性强,通过接触、梳子、猫砂盆传播,症状为圆形脱毛斑、皮屑、结痂,可能扩散至全身,需剃病毛,外用抗真菌药膏(如特比萘芬),口服灰黄霉素,环境彻底消毒(含氯消毒液),人接触后可能感染,需戴手套处理。

  2. 跳蚤过敏
    跳蚤叮咬后,唾液引起过敏反应,症状为瘙痒(频繁抓挠、啃咬)、脱毛、皮肤红肿、丘疹,严重时继发细菌感染(脓皮症),需每月外用驱虫药(如福来恩、大宠爱),环境喷洒杀虫剂,彻底清洁床品、猫窝。

  3. 耳螨
    耳螨寄生于耳道,引起剧烈瘙痒,耳道内有黑褐色分泌物(像咖啡渣),可能因抓挠引发耳血肿,需用耳漂清洁耳道,滴入杀螨药(如爱沃克),每周1次,连续4周,同时驱杀环境中的螨虫。

传染病及病毒性疾病

部分病毒感染具有终身携带性,需长期管理。

猫咪爱得什么病

  1. 猫白血病(FeLV)
    通过唾液、乳汁、血液传播,攻击免疫系统,引发贫血、淋巴瘤、免疫力低下,症状为消瘦、反复感染、牙龈炎,可通过试纸检测,目前无法治愈,需隔离、加强营养,定期体检,疫苗可预防,但感染猫不建议与其他猫共处。

  2. 猫免疫缺陷病毒(FIV)
    通过咬伤传播,类似“猫艾滋病”,破坏免疫系统,潜伏期长达数年,后期易患口腔炎、肺炎等机会感染,目前无法治愈,需隔离、避免打斗,定期体检,支持治疗继发感染。

老年常见疾病

10岁以上猫进入老年期,器官功能衰退,需特别关注。

  1. 慢性肾衰(CKD)
    老年猫“头号杀手”,肾单位逐渐丧失,无法有效过滤毒素,症状为多饮多尿、消瘦、呕吐、口腔溃疡(尿毒症),需喂食肾脏处方粮(低磷、低蛋白),使用磷结合剂,控制高血压,定期监测肾功能(肌酐、尿素氮)。

  2.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多因甲状腺良性增生,症状为多食但消瘦、烦躁、心动过速、呕吐,需口服甲巯咪唑,或放射性碘治疗,控制饮食中碘含量。

常见猫咪疾病归纳表

疾病类型 常见疾病 主要病因 核心症状 预防措施
消化系统 毛球症 舔毛后毛发积聚 呕吐毛发、食欲减退、便秘 定期梳毛、喂化毛膏/高纤维食物
泌尿系统 尿道堵塞 尿结晶、结石、黏液堵塞(公猫) 排尿困难、嚎叫、呕吐(急症!) 多喝水、泌尿道处方粮、减少应激
呼吸系统 猫鼻支 疱疹病毒感染 打喷嚏、流脓涕、眼部分泌物 疫苗、避免接触病猫
皮肤/寄生虫 猫癣 真菌感染(犬小孢子菌) 圆形脱毛斑、皮屑、结痂 环境消毒、避免接触病猫
病毒性疾病 猫白血病 逆转录病毒(FeLV) 消瘦、反复感染、贫血 疫苗、隔离病猫
老年疾病 慢性肾衰 肾单位衰老、损伤 多饮多尿、消瘦、呕吐 老年猫专用粮、定期体检

相关问答FAQs

Q1:猫咪频繁呕吐一定是毛球症吗?
A:不一定,毛球症呕吐物中常含有毛发,且多在进食后或空腹时发生,但频繁呕吐也可能是肠胃炎、胰腺炎、尿堵塞(呕吐伴随排尿困难)、肝肾疾病等问题的表现,若呕吐物带血、呈咖啡色,或猫咪精神萎靡、拒食超过24小时,需立即就医,通过血液检查、影像学排查器质性疾病。

Q2:如何预防猫咪尿闭(公猫)?
A:尿闭是公猫“致命急症”,预防需从三方面入手:① 保证饮水:提供流动水(如宠物饮水机),湿粮占比不低于50%,增加尿液生成;② 饮食管理:避免高矿物质(如镁、磷)含量过高的猫粮,选择泌尿道处方粮或低矿物质天然粮;③ 减少应激:保持环境稳定,避免频繁搬家、新宠物加入,提供猫抓板、高处躲藏点,满足猫咪安全需求;④ 定期检查:老年猫或曾患尿闭的猫,每3-6个月做泌尿系统B超,及时发现结晶或结石。

科学喂养、定期体检、及时观察异常行为,是猫咪健康的关键,主人需建立“预防大于治疗”的理念,为毛孩子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才能有效降低疾病风险,延长陪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