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的狗狗刚离开母犬和兄弟姐妹,进入新环境时往往缺乏安全感,此时是否需要关笼子,是很多新手主人会纠结的问题,科学合理的笼子训练对幼犬来说并非“限制”,而是提供安全感、辅助社会化的重要工具,但前提是必须遵循幼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用正确的方法引导。

两个月的狗狗关笼子吗

两个月的狗狗为什么可以(且需要)关笼子?

两个月大的幼犬相当于人类的1-2岁,正处于探索世界的敏感期,但也伴随着诸多“风险”:它们会啃咬电线、家具,误食异物,甚至从高处跌落;刚断奶的幼犬膀胱和肠道控制能力弱,频繁随地排泄需要引导;主人外出时,自由活动的幼犬可能因分离焦虑而吠叫、破坏,笼子恰恰能解决这些问题——在狗狗眼中,狭小、黑暗的空间类似母犬的“巢穴”,能带来天然的安全感,帮助它们建立“这是我的专属小窝”的认知,而不是“被关禁闭”的惩罚。

笼子是如厕训练的“神助攻”,狗狗天生不会在窝里排泄,如果笼子大小合适(仅能转身、趴下),幼犬会努力憋住,直到被放出笼子,方便主人引导定点如厕,对于需要上班的主人,笼子也能在主人外出时为狗狗提供安全的活动空间,避免发生意外。

笼子训练前:这些准备要做好

并非所有笼子都适合两个月的幼犬,训练前的准备工作直接影响效果。

笼子选择:大小是关键

笼子太小会让幼犬憋屈,太大则失去“如厕训练”的意义(幼犬可能在角落排泄),选择时可参考“成年体型法”:

  • 小型犬(如泰迪、博美,成年体重<5kg):选择长60cm、宽45cm、高50cm的笼子,能满足幼期需求,成年后也无需频繁更换。
  • 中型犬(如柯基、边牧,成年体重5-15kg):长80cm、宽60cm、高65cm的笼子更合适,留出转身空间即可。
  • 大型犬(如金毛、拉布拉多,成年体重15-30kg):初期可选长100cm、宽75cm、高80cm的笼子,3个月后根据体型调整。

材质上,优先选铁丝笼(通风透气)或航空箱(更安全,适合运输),避免塑料封闭式笼子(夏季闷热,幼犬易中暑)。

笼子布置:让“小窝”更有吸引力

笼子内部要像“家”一样舒适:

两个月的狗狗关笼子吗

  • 垫料:铺柔软吸水的垫子或旧毛巾(避免选用棉质絮状物,防止幼犬啃食误食),垫子下可放有主人气味的旧衣服(增强安全感)。
  • 玩具:放1-2件耐咬的玩具(如漏食球、磨牙绳),里面塞少量零食,让幼犬主动探索。
  • 食盆水盆:选择轻便、不易打翻的陶瓷或不锈钢盆,固定在笼子侧壁(避免占用空间,被幼犬打翻弄湿笼子)。

位置选择:安静但不孤立

笼子应放在家人常活动的区域(如客厅角落、卧室床边),让幼犬能听到主人的声音,感受到陪伴,避免放在阳台、厨房等嘈杂或危险的地方,夜间可放在卧室,方便幼犬夜醒时安抚(两个月幼犬通常需要起夜2-3次)。

笼子训练分步走:耐心比速度更重要

两个月的幼犬注意力短、适应力弱,训练需“循序渐进”,切忌急于求成。

第一阶段:熟悉笼子(1-3天)

目标:让幼犬主动进笼子,不抗拒关门。

  • 方法:打开笼门,将零食、玩具扔进笼子,用温柔的语气引导“进去啦”,当幼犬主动进笼子吃零食时,立刻夸奖“真棒”,但不要关门,每天重复5-10次,每次持续3-5分钟。
  • 关键:主人可坐在笼子旁看书、玩手机,让幼犬习惯笼子在身边,甚至可在笼子里喂食,强化“笼子=好事”的联想。

第二阶段:短时间关笼(4-7天)

目标:让幼犬适应被关在笼子里,不焦虑。

  • 方法:当幼犬能主动进笼子后,轻轻关上门(不锁),立即给零食,1分钟后开门,夸奖并放出,第二天延长至2分钟,第三天5分钟……期间若幼犬吠叫,不要理睬(否则会强化“吠叫=主人开门”的行为),等安静后再开门奖励。
  • 关键:关笼期间主人要在附近活动,让幼犬知道“主人没走”,减少分离焦虑。

第三阶段:延长关笼时间(8-14天)

目标:让幼犬能在笼子里独立休息1-2小时。

  • 方法:逐渐增加关笼时间至30分钟、1小时、2小时,期间可离开房间,但时间不要太长,幼犬在笼子里安静睡觉时,不要频繁打扰;若持续吠叫超过10分钟,可能是想上厕所,需及时放出并引导如厕。
  • 关键:白天总关笼时间不要超过4小时(两个月幼犬膀胱小,需频繁排尿),晚上睡前务必让幼犬排空尿液,可关笼过夜(若幼犬夜醒哼唧,需放出上厕所)。

第四阶段:日常化使用(15天以后)

目标:让笼子成为幼犬的“安全区”,主动进去休息。

两个月的狗狗关笼子吗

  • 方法:日常玩耍后、吃饭后,引导幼犬进笼子休息;主人外出时,提前15分钟让幼犬进笼子,给玩具和零食,制造“主人出门=有好吃的”的积极联想。
  • 关键:永远不要用笼子惩罚幼犬(如犯错后关笼子),否则会让幼犬恐惧笼子,失去安全感。

常见问题:幼犬关笼子总出状况怎么办?

幼犬在笼子里一直吠叫、抓门?

原因:分离焦虑、想上厕所、不适应关笼。
解决

  • 若刚关笼就吠叫,可能是焦虑,不要开门,用“安静”指令(轻拍笼子,等安静后给零食),或用白噪音(如风扇声)掩盖外界声音。
  • 若关笼超过30分钟吠叫,可能是想上厕所,立即放出并引导至如厕点,成功后奖励,下次缩短关笼时间。
  • 若抓门、啃咬笼子,可给磨牙玩具转移注意力,或在笼子外喷宠物专用止咬喷雾(避免刺激幼犬呼吸道)。

幼犬在笼子里随地排泄?

原因:笼子太大、憋不住、如厕引导失败。
解决

  • 检查笼子大小:若幼犬能在笼子角落排泄,说明笼子过大,需更换更小的笼子(或用隔板隔出空间)。
  • 增加如厕频率:两个月幼犬白天每1-2小时需出笼排尿,睡前、醒后、饭后务必引导。
  • 清洁残留气味:用宠物专用除味剂彻底清理排泄物,避免幼犬闻到气味再次在笼子里排泄。

笼子训练时间参考表(两个月幼犬)

阶段 训练时长 每日次数 关键目标
熟悉阶段 3-5分钟/次 5-10次 主动进笼,不抗拒关门
短时关笼 1-5分钟/次 3-5次 适应关笼,不焦虑吠叫
延长关笼 30分钟-2小时/次 2-3次 独立休息,憋尿至被放出
日常化使用 2-4小时/次 1-2次 主动进笼,视笼子为安全区

相关问答FAQs

Q:两个月狗狗关笼子时一直叫,会不会让它产生心理阴影?
A:不会,关键是应对方式是否正确,幼犬吠叫多是因焦虑或需求未满足(如想上厕所),若因吠叫就放出来,会让它学会“用叫声控制主人”,反而强化不良行为,正确做法是:等幼犬安静后再开门奖励,或用玩具、零食转移注意力,避免打骂(打骂会让幼犬恐惧主人,影响信任关系),只要训练方法温和,幼犬会逐渐明白“安静才有好事”,不会产生心理阴影。

Q:笼子训练需要持续多久才能让狗狗习惯?
A:一般2-4周,具体因幼犬性格而异,有的活泼幼犬可能1周就能主动进笼子休息,有的敏感幼犬可能需要3-4周,训练期间需保持耐心,每天坚持10-15分钟,即使幼犬进步慢也不要放弃,当狗狗能主动进笼子睡觉、关笼子时不吠叫、被放出时也不兴奋过度,就算训练成功了,之后只需在日常中偶尔强化(如偶尔关笼给零食),狗狗会终身把笼子当作安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