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疥癣是一种由疥螨(Sarcoptes scabiei var. canis)引起的剧烈传染性皮肤病,多见于幼犬、老年犬或免疫力低下的犬只,疥螨成虫肉眼难以分辨,直径约0.2-0.5毫米,呈圆形或椭圆形,幼虫在皮肤角质层内挖掘隧道,以组织液和淋巴液为食,其分泌物和排泄物会引发宿主剧烈过敏反应,导致皮肤病变,该病具有高度传染性,可通过直接接触(如健康犬与病犬玩耍)或间接接触(被污染的狗窝、玩具、衣物等)传播,若不及时治疗,可能蔓延至全身,甚至引发继发感染,严重威胁狗狗健康。
疥癣的病因与发病机制
疥螨的完整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全程约14-21天,雌虫在皮肤表面挖掘隧道并产卵(每日产卵2-40个),卵在3-10天孵化为幼虫,幼虫在皮肤内发育为若虫,再经2-3天蜕变为成虫,成虫离开皮肤后可存活2-6天,在潮湿环境中(如20-30℃、湿度>60%)存活时间更长。
狗狗感染疥螨后,疥螨及其代谢产物会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IV型超敏反应,导致皮肤出现剧烈瘙痒、炎症和损伤,幼犬因皮肤屏障功能尚未完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更易感染且症状更重;而长期处于应激、营养不良或患有其他疾病的犬只,免疫力下降后也可能诱发疥癣。
疥癣的临床症状
疥癣的症状通常从狗狗的耳廓、眼周、口鼻、四肢末端等毛发稀疏部位开始,逐渐蔓延至全身,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典型表现如下:
剧烈瘙痒
这是疥癣最核心的症状,狗狗会表现为频繁抓挠、摩擦地面或墙壁、啃咬患部,甚至出现自残行为(如咬破皮肤),瘙痒在夜间或温暖环境(如晒太阳后)会加重,严重影响狗狗休息和生活质量。
皮肤病变
- 急性期:患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甚至小水疱,因抓挠可出现破溃、渗出,形成黄色结痂。
- 慢性期:长期反复感染会导致皮肤增厚、苔藓化(皮肤表面粗糙、呈皮革样)、色素沉着,患部毛发脱落,严重时出现褶皱和裂隙,并伴有恶臭(继发细菌感染时)。
好发部位
- 面部:眼周、耳廓、口鼻周围皮肤发红、脱毛,耳廓内侧可能出现结痂和渗出。
- 四肢:肘部、腕部、跗关节(脚踝)内侧皮肤增厚,有鳞屑和血痂。
- 腹部:胸腹部、腋下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严重时扩散至腹股沟、会阴部。
若继发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出现脓疱、溃疡,甚至引发全身性症状(如发热、精神沉郁、食欲下降)。
疥癣的诊断方法
疥癣的症状与其他皮肤病(如蠕形螨感染、真菌性皮炎、过敏性皮炎)相似,需结合实验室检查确诊,避免误诊。
皮肤刮片检查
金标准:用钝刀片蘸取少量矿物油,在患部皮肤与正常皮肤交界处(此处螨虫密度最高)刮取至轻微渗血,将刮取物置于载玻片上,显微镜下观察(低倍镜)有无疥螨、虫卵或粪便,阳性率约70%,若多次刮片阴性但症状高度可疑,需结合其他检查。
伍德灯检查
用于排除真菌感染(如犬小孢子菌感染),疥癣在伍德灯下无荧光反应。
皮肤活检
对于刮片阴性的疑难病例,可取病变皮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可见皮肤角质层内疥螨隧道、虫体或虫卵,以及真皮层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等炎症改变。
病史与临床检查
结合接触史(如近期是否与病犬接触)、典型症状(剧烈瘙痒、特定部位病变)及治疗效果(抗螨治疗有效)综合判断。
疥癣的治疗方案
疥癣治疗需“杀灭螨虫+控制炎症+环境消毒”多管齐下,疗程通常需4-6周,需遵医嘱坚持用药,避免中途停药导致复发。
药物治疗
-
外用药物:
- 伊维菌素滴剂:按说明书剂量(0.2mg/kg)颈部涂抹,每月1次,连用3-4次(注意:柯利犬、牧羊犬等MDR1基因突变品种禁用,可能引发神经毒性)。
- 双甲脒药浴:用1:500稀释的双甲脒溶液(如“特敌克”)全身药浴,每周1次,每次浸泡10-15分钟,药浴后无需冲洗,自然风干。
- 石硫合剂:适用于幼犬或哺乳期母犬,用7%石硫合剂药浴,每周1次,连用3周(有刺激性,需避免狗狗舔舐)。
-
口服药物:
- 伊维菌素:0.2mg/kg,口服,每周1次,连用4周(仅限非敏感品种)。
- 米尔贝肟:0.5-1mg/kg,口服,每月1次,连用2-3次(安全性高,适合敏感品种)。
- 塞拉菌素:6-12mg/kg,口服,每月1次,连用2次(广谱驱虫,同时预防跳蚤、蛔虫)。
-
控制继发感染:
若已继发细菌感染,需口服或外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莫匹罗星软膏),瘙痒剧烈时可短期使用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2-2.5mg/kg,每日2-3次)或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0.5mg/kg,每日1次,连用3-5天,需逐渐减量)。
环境管理
- 消毒:用含双甲脒、辛硫磷的杀螨剂喷洒狗窝、玩具、地面,或用高温(60℃以上)水洗涤物品,阳光下暴晒4小时以上。
- 隔离:病犬需与健康犬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主人接触病犬后需洗手、更换衣物,防止间接传播。
疥癣的预防措施
- 定期驱虫:每月1次体外驱虫(含伊维菌素、莫昔克丁、塞拉菌素等成分),尤其对于散养或经常外出接触其他犬只的狗狗。
- 避免接触:减少与流浪犬、病犬的接触,不共用狗窝、食盆、梳子等物品。
- 增强免疫力:提供优质蛋白(如狗粮、鸡肉、鸡蛋)、适量维生素(如维生素E、B族),保证充足运动,避免长期应激(如频繁换环境、过度惊吓)。
- 定期检查:发现狗狗频繁抓挠、皮肤异常,及时就医早诊早治。
疥癣不同发病部位症状对比
发病部位 | 典型症状 | 严重程度 |
---|---|---|
面部(眼周、耳廓) | 红斑、丘疹、结痂,耳廓内侧渗出 | 中重度 |
四肢(肘部、腕部) | 皮肤增厚、苔藓化,鳞屑、血痂 | 中度 |
胸腹部 | 红斑、丘疹,扩散至腹股沟、会阴部 | 轻中度 |
全身(重症) | 大面积脱毛、脓疱、溃疡,恶臭,精神沉郁 | 重度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狗狗得了疥癣,人会传染吗?
解答:疥螨具有宿主特异性,犬疥螨一般不感染人类,但少数情况下(如人与病犬长期密切接触),疥螨可能短暂寄生在人体皮肤,引起局部瘙痒和红色丘疹(称为“假性疥螨病”),这种反应通常在1-3周内自愈,无需特殊治疗,但需避免继续接触病犬,同时对狗狗进行彻底治疗和环境消毒,以防交叉感染。
问题2:疥癣治疗期间狗狗一直挠,怎么办?
解答:治疗初期(前1-2周),狗狗因疥螨死亡后释放的抗原刺激,瘙痒可能持续存在,属正常现象,此时可采取以下措施:① 戴伊丽莎白圈或防护服,防止抓挠导致皮肤破损;② 用温水(避免过热)轻轻清洁患部,去除结痂和渗出物;③ 若瘙痒剧烈影响休息,可在兽医指导下短期口服抗组胺药(如氯苯那敏,0.5-1mg/kg,每日2-3次)或低剂量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0.1-0.3mg/kg,每日1次,连用3天);④ 确保药物足疗程使用(外用+口服,4周以上),避免中途停药导致螨虫未完全清除而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