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从怀孕到分娩再到产后恢复,是一个需要主人全程细心照料的过程,无论是产前的准备、产中的观察,还是产后的护理,每个环节都直接影响母犬和幼犬的健康,下面将详细讲解狗狗产前后的注意事项,帮助主人科学应对这一特殊时期。

狗狗产前后

狗狗产前准备与征兆判断

狗狗的怀孕周期通常为58-65天,平均63天,临近分娩时,母犬的身体和行为会出现明显变化,主人需提前做好准备,并准确识别分娩信号。

产前征兆

  • 体温下降:分娩前24小时左右,母犬体温会从38.5℃降至37℃左右,这是即将分娩的重要信号,需每天早晚测量体温记录。
  • 食欲与行为改变:产前1-2天,母犬可能拒绝进食或挑食,频繁进出产房、抓挠地面、坐立不安,表现出焦虑或寻找隐蔽场所的习性。
  • 乳头变化:分娩前2-3天,乳头会肿胀、潮红,可挤出少量淡黄色初乳(初乳富含抗体,对幼犬至关重要)。
  • 外阴部变化:外阴肿胀、湿润,可能出现少量黏液分泌物。
  • 腹部下垂与呼吸变化:腹部明显下垂,呼吸急促,有时会发出轻微呻吟声。

产前环境与物品准备

  • 产房设置:选择安静、温暖、避光的房间(如卫生间或角落),用围栏或纸箱搭建产房,底部铺吸水性强的产垫(可多层叠加),避免地面过凉导致母犬着凉,产房内避免放置尖锐物品,防止划伤母犬或幼犬。

  • 必备物品清单
    | 物品名称 | 作用 |
    |------------------|----------------------------------------------------------------------|
    | 碘伏、棉球 | 产道、脐带消毒 |
    | 无菌剪刀、棉线 | 脐带结扎(若母犬未咬断) |
    | 温水、毛巾 | 清洁母犬及幼犬,擦拭口鼻黏液 |
    | 宠物营养膏、羊奶粉 | 产后母犬补充能量,幼犬人工哺乳备用 |
    | 产垫、旧衣物 | 保持产房干燥,随时更换沾污的垫料 |
    | 保温灯(可选) | 维持产房温度30-32℃,避免幼犬低温症 |

    狗狗产前后

  • 其他准备:提前联系兽医,确认24小时急诊联系方式;准备好宠物航空箱或笼子,若出现难产可及时送医;产前12小时禁食(不禁水),避免分娩时呕吐导致窒息。

分娩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狗狗分娩通常分为三个产程,主人需全程陪伴,及时处理突发情况。

第一产程:子宫收缩至子宫颈开张

  • 表现:母犬呼吸急促、频繁舔舐外阴、腹部收缩,可能呕吐、排便,此阶段可持续6-12小时(首次分娩可能更长)。
  • 注意事项:避免频繁打扰母犬,可轻声安抚,但不要强行触摸腹部,若母犬过度紧张,可给予少量宠物专用镇静剂(需兽医指导)。

第二产程:胎儿娩出

  • 过程:母犬会用力努责,胎膜包裹的胎儿会从产道露出,通常每只胎儿间隔10分钟至1小时,若超过2小时无胎儿娩出需警惕难产。
  • 主人干预
    • 当胎儿头部露出时,若母犬停止努责,可轻轻握住胎儿身体,顺着母犬收缩的方向缓慢拉出(避免暴力拉扯)。
    • 胎儿娩出后,母犬会咬破胎膜并舔舐幼犬,刺激呼吸,若母犬未处理,需人工撕破胎膜,用毛巾擦干幼犬口鼻黏液,避免窒息。

第三产程:胎盘排出

  • 每只胎儿娩出后,通常会有1个胎盘排出(有时2只胎儿共用1个胎盘),母犬会吃掉胎盘(可补充营养,但吃过多可能导致呕吐,建议保留1-2个即可)。
  • 注意:务必确认所有胎盘排出(胎盘数量应与胎儿数量一致),若胎盘滞留子宫,可能导致产后感染(子宫蓄脓),需及时就医。

分娩阶段简表

产程阶段 持续时间 主要表现 主人注意事项
第一产程 6-12小时 腹部收缩、舔舐外阴、呕吐 保持安静,避免打扰,记录开始时间
第二产程 每只胎儿10分钟-1小时 努责、胎儿露出 协助拉出胎儿,擦干黏液,刺激呼吸
第三产程 每只胎儿后5-30分钟 胎盘排出 记录胎盘数量,确认无滞留

产后母犬与幼犬的护理

分娩结束后,母犬进入恢复期,幼犬也需要精心照料,以确保母子健康。

狗狗产前后

母犬产后护理

  • 饮食调整:产后母犬需要高蛋白、高营养饮食,但需循序渐进,产后1-2天喂流食(如羊奶粉+泡软的狗粮),少量多餐(每天3-4次);3天后逐渐过渡到干粮,可添加煮熟的鸡胸肉、蛋黄、钙片(预防产后低血钙),保证充足饮水,避免乳腺炎。
  • 环境清洁:每天更换产垫,用温水擦拭母犬外阴(若恶露过多,需用0.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保持产房干燥通风,避免母犬受凉。
  • 健康监测:每天测量体温(正常38-39℃),若体温超过39.5℃或持续低于38℃,可能是子宫感染或乳腺炎;观察母犬乳房是否有红肿、热痛、乳汁分泌异常(乳腺炎需及时就医);检查母犬是否出现抽搐、流涎(低血钙症状,需静脉补钙)。
  • 休息与情绪:限制母犬剧烈运动,避免幼犬被压伤;若母犬情绪不稳定(如攻击幼犬),可暂时隔离,轻声安抚,必要时使用费洛蒙喷雾缓解焦虑。

幼犬护理要点

  • 脐带处理:母犬通常会咬断并舔舐脐带,若未处理,用棉线在脐带根部1-2厘米处结扎,距离结扎处0.5厘米剪断,用碘伏消毒,每日1次,直至脱落。
  • 保温与哺乳:幼犬体温调节能力差,1周内需维持30-32℃,2周后降至26-28℃;确保每只幼犬吃到初乳(出生12小时内初乳免疫效果最佳),若母犬乳汁不足,需用宠物奶瓶人工哺乳(温度37-38℃,避免用牛奶导致腹泻)。
  • 健康检查:每天称重(每天增重10-15%为正常),若体重不增或下降,可能是哺乳不足或疾病;观察幼犬呼吸是否平稳,有无脐带感染(红肿、化脓),肛门是否排便(便秘需用棉签刺激肛门)。
  • 社会化与护理:2周后幼犬 eyes睁眼,耳朵逐渐张开,此时可轻声逗玩,接触不同声音和触感,促进社会化;3周后开始辅食(羊奶粉+泡软的狗粮糊),少食多餐。

常见问题与应对

  • 难产判断:母犬努责超过2小时无胎儿娩出、胎儿露出30分钟未产出、母犬精神萎靡、阴道有绿色或黑色分泌物(可能是胎儿窒息),需立即送医进行剖腹产。
  • 产后拒食/护崽异常:可能是低血钙(抽搐、流涎)或乳腺炎,需及时补钙或使用抗生素;若母犬拒绝哺乳,可挤出乳汁涂抹在幼犬口鼻,引导母犬舔舐。

相关问答FAQs

Q1:母犬产后多久可以洗澡?
A:建议在产后至少1个月且恶露排净、伤口完全愈合后再洗澡,过早洗澡可能导致子宫感染或着凉,若母犬体味较重,可用温湿毛巾局部擦拭,避免水进入产道。

Q2:幼犬第一次驱虫和疫苗接种是什么时候?
A:幼犬第一次驱虫一般在2-3周龄(体内外驱虫分开,体驱可拜宠清,内驱可汽泡片);首次疫苗接种在6-8周龄,核心疫苗(犬瘟、细小、腺病毒)每间隔21天接种1次,共3次,之后每年加强1次,驱虫前需确保幼犬健康、体重达标,具体剂量需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