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血糖病是指狗狗因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抵抗或糖代谢紊乱导致的血糖水平异常疾病,主要包括高血糖(如糖尿病)和低血糖症两类,是老年犬、小型犬及特定品种犬的常见内分泌问题,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引发多系统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高血糖症:以糖尿病最为常见
狗狗糖尿病多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导致血糖无法进入细胞被利用,从而在血液中蓄积,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部分狗狗还会出现白内障(晶状体因高血糖发生水肿)、皮肤反复感染(如细菌性皮炎)或后肢无力(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病因:
- 原发性糖尿病:与遗传、自身免疫损伤(胰岛β细胞被破坏)相关,贵宾、比熊、迷你雪纳瑞等小型犬高发。
- 继发性糖尿病:由库欣病(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胰腺炎(损伤胰岛细胞)、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等诱发。
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空腹血糖检测(正常值3.9-6.7mmol/L,糖尿病狗狗常>13.9mmol/L)、果糖胺检测(反映近2-3周平均血糖,排除应激性高血糖)及尿液检查(尿糖阳性、尿酮体阳性提示酮症酸中毒)。
治疗:以胰岛素注射为核心,配合饮食管理(选择高纤维、低升糖指数处方粮,定时定量喂食,避免高糖零食)、运动控制(每日固定时间轻量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血糖波动),并定期监测血糖调整剂量,若出现酮症酸中毒,需立即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小剂量胰岛素输注。
低血糖症:血糖低于正常值的风险
狗狗低血糖症指血糖<2.8mmol/L,常见于幼犬(尤其是3月龄内小型犬,哺乳期母犬乳汁不足或断奶应激)、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过量、胰岛细胞瘤(胰岛素分泌过多)或严重肝病(肝糖原储备不足),典型症状为虚弱、嗜睡、肌肉震颤、抽搐,严重时可昏迷、死亡。
病因:
- 功能性低血糖:幼犬能量摄入不足、剧烈运动后未及时补充能量。
- 病理性低血糖:胰岛素过量(如糖尿病狗狗注射胰岛素后未按时进食)、胰岛细胞瘤(胰岛素瘤)、败血症、肿瘤消耗等。
诊断:通过血糖检测确诊,需结合病史(如是否使用胰岛素、幼犬是否空腹)进一步排查病因,必要时进行腹部超声(排查胰岛素瘤)、血生化(评估肝功能)等检查。
治疗:
- 紧急处理:清醒狗狗立即口服葡萄糖水(1-2g/kg体重),昏迷者需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0.5-1g/kg),随后以5%-10%葡萄糖维持血糖稳定。
- 病因治疗:胰岛素瘤需手术切除肿瘤;幼犬低血糖需加强营养,少食多餐;糖尿病狗狗需调整胰岛素剂量,避免过量。
高血糖与低血糖症关键区别对比
项目 | 高血糖(糖尿病) | 低血糖症 |
---|---|---|
典型病因 | 胰岛素缺乏/抵抗、库欣病、药物副作用 | 胰岛素过量、幼犬能量不足、胰岛细胞瘤 |
核心症状 | 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白内障 | 虚弱、抽搐、昏迷、肌肉震颤 |
血糖值 | 空腹>13.9mmol/L,果糖胺升高 | <2.8mmol/L |
紧急处理 | 补水降糖(酮症酸中毒需静脉治疗) | 口服/静脉葡萄糖 |
长期管理 | 胰岛素注射、饮食控制、定期监测 | 病因治疗、营养支持、避免诱发因素 |
日常护理与预防
- 糖尿病狗狗:严格遵医嘱注射胰岛素,固定喂食时间与食物类型,避免喂食人类食物(如巧克力、葡萄含糖量高),每日监测饮水量、尿量及体重,定期复查血糖、肝肾功能。
- 低血糖高风险狗狗:幼犬需少食多餐,避免空腹剧烈运动;糖尿病狗狗注射胰岛素后30分钟内必须进食;老年犬定期体检,排查潜在疾病(如肝肿瘤、胰岛素瘤)。
FAQs
Q1:狗狗糖尿病是不是治不好?需要终身治疗吗?
A1:目前狗狗糖尿病尚无法根治,但通过终身胰岛素治疗、饮食管理及定期监测,多数狗狗可实现血糖稳定,正常生活(寿命可达3-5年以上),治疗关键在于主人耐心,掌握注射技巧,避免漏用或过量使用胰岛素。
Q2:狗狗低血糖发作时,主人可以自己喂糖水吗?需要注意什么?
A2:若狗狗清醒且能吞咽,可立即用注射器或滴管喂服少量葡萄糖水(1:1稀释的白糖水),每次5-10ml,每隔15-30分钟重复一次,直至症状缓解后送医,但若狗狗已昏迷或抽搐,切勿强行喂食(易导致误吸),需立即送医静脉补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