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养狗的人会发现,自家狗狗在睡觉时偶尔会出现身体一抽一抽的情况,有时候爪子会蹬一下,嘴巴里还会发出轻微的呜咽声,像是在“做梦”,这种“抽动”其实是狗狗睡眠中常见的现象,背后可能藏着生理、病理或环境等多方面原因,需要我们仔细观察和区分。

狗狗睡觉时候一抽一抽

从生理角度看,狗狗和人类一样,睡眠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REM),在NREM期,狗狗身体放松,大脑活动相对缓慢;而进入REM期时,大脑会变得异常活跃,这也是人类做梦的主要阶段,狗狗的肌肉会处于“暂时性麻痹”状态,但部分小肌肉群可能不受控地轻微收缩,从而出现抽动、蹬腿、甩尾巴甚至发出叫声等行为,幼犬或老年狗的REM睡眠比例更高,因此抽动现象可能更明显,这种生理性抽动通常是无害的,狗狗睡醒后会恢复正常,无需过度担心。

但并非所有抽动都是“做梦”的信号,部分情况可能暗示健康问题,肌肉痉挛是常见原因之一,比如狗狗长期缺钙、过度运动导致乳酸堆积,或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等代谢疾病,都可能引发肌肉不自主抽搐,抽动部位多见于四肢或面部,且狗狗清醒时可能伴随舔舐、躲避触碰等疼痛反应,更严重的情况可能是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脊髓炎或脑部损伤,这类抽动往往更剧烈,可能伴随意识丧失、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等症状,需要紧急就医,电解质紊乱(如低血钙、低血钾)或疼痛(如关节炎、外伤)也会导致狗狗睡眠中抽动,通常还会伴有食欲下降、精神萎靡等全身症状。

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忽视,如果狗狗睡觉的环境温度过低,它会通过肌肉颤抖来产热保暖,这种抽动通常伴随蜷缩身体、寻找温暖物等行为,睡眠环境不安全(如靠近噪音源、光线过强)可能导致狗狗处于浅睡眠状态,对外界刺激(如突然的声响、震动)产生反射性抽动,属于一种防御性反应。

狗狗睡觉时候一抽一抽

如何区分狗狗的抽动是否正常呢?可以从“频率”“伴随症状”“清醒状态”三方面判断:偶尔轻微抽动(如几秒钟一次)、仅发生在REM睡眠期、睡醒后活泼如常,多为生理性;若抽动频繁(每分钟多次)、伴随僵硬、口吐白沫、失禁,或清醒后精神沉郁、走路不稳,则需警惕病理问题;环境因素导致的抽动通常在改善环境(如调高室温、降低噪音)后缓解。

以下是常见原因的归纳:
| 原因类型 | 表现特征 | 是否需要就医 |
|----------|------------|----------------|
| 生理性(REM睡眠) | REM期轻微抽动,可能伴随呜咽、蹬腿,睡醒正常 | 无需,观察 |
| 病理性(肌肉痉挛/神经问题) | 局部或全身抽搐,可能伴随疼痛反应、意识障碍 | 需就医 |
| 环境因素(低温/刺激) | 发抖、蜷缩,对环境变化敏感 | 调整环境,观察无改善需就医 |

FAQs
Q:狗狗睡觉抽动需要马上带去看医生吗?
A:不一定,如果抽动是偶尔发生、轻微且狗狗睡醒后精神食欲正常,多为生理性,可先观察;若抽动频繁、剧烈,或伴随异常症状(如口吐白沫、失禁、精神萎靡),建议立即就医,排查癫痫、神经损伤等疾病。

狗狗睡觉时候一抽一抽

Q:怎么区分狗狗是做梦抽动还是生病抽动?
A:做梦抽动通常发生在REM睡眠期,持续时间短(几秒到十几秒),狗狗身体放松,可能伴有轻微动作(如蹬爪、哼唧),睡醒后无异常;生病抽动可能发生在任何睡眠阶段,持续时间长,伴随肌肉僵硬、意识不清、口流涎等,且清醒后可能出现走路不稳、食欲不振等情况,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