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腹水是指腹腔内异常积液,常见于肝病、心脏病、传染病、低蛋白血症等多种疾病,当腹水量过大导致呼吸困难、食欲废绝或影响其他诊疗时,需通过腹腔穿刺术抽取积液以缓解症状,同时抽取的积液可送检明确病因,穿刺位置的选择是操作成功的关键,需结合狗狗体型、积液分布及解剖结构综合判断,以确保安全有效。
狗狗腹水穿刺位置的选择原则
穿刺位置需避开重要器官(如肝脏、膀胱、肠管)、大血管及神经,同时确保穿刺点位于积液最丰富的区域,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选择时需考虑以下因素:
- 解剖标志:利用体表可触及的骨骼(如髂前上棘、剑突)、肌肉(如腹白线、腹直肌)及脐部等作为定位参考。
- 积液分布:术前可通过触诊或超声检查确定积液最明显的区域,通常积液在腹腔低垂处(如脐部两侧、髂部)更易积聚。
- 体型差异:小型犬(如泰迪、比熊)腹腔空间较小,穿刺点需更靠近腹侧;大型犬(如金毛、德牧)可适当选择稍靠外侧的位置,但需避免损伤腹壁后血管。
常用穿刺位置及具体定位
脐部穿刺点(最常用)
位置描述:位于脐部(肚脐)与剑突(胸骨末端尖端)连线的中、下1/3交界处,或脐部旁开1-2cm处。
解剖结构:该区域腹壁较薄,无重要大血管及器官,下方为肠管(通常含少量气体或积液,不易损伤),是安全且易于操作的穿刺点。
适应症:适用于大多数狗狗,尤其是首次穿刺或积液量中等的情况。
操作要点:
- 狗狗取仰卧保定,四肢伸展,充分暴露腹部;
- 触诊确定脐部位置,避开脐部本身的血管(脐孔处可能有血管分支);
- 穿刺针与腹壁垂直或稍向头侧倾斜(角度约10°-15°),缓慢刺入,通过落空感(穿透腹膜时阻力突然减小)判断进入腹腔。
腹白线穿刺点
位置描述:沿腹中线(从剑突到耻骨联合的白色纤维线),在脐部后方2-3cm处(避开脐孔)或剑突下方3-5cm处。
解剖结构:腹白线为两侧腹直肌腱膜的融合线,血管较少,但需注意小型犬腹白线较窄,穿刺时易偏离导致出血。
适应症:适用于腹中线明显、体型较胖的狗狗,或需多次穿刺时(因腹白线处组织愈合较快)。
禁忌症:肥胖狗狗腹白线脂肪厚,定位困难;脐部有感染或疝气的狗狗需避开。
操作要点:
- 左手拇指与食指捏起腹白线两侧皮肤,将腹壁轻轻提起,避免穿刺针伤及下方肠管;
- 穿刺针沿腹白线垂直刺入,进入腹腔后回抽,见积液抽出即可。
髂部穿刺点(适用于大量积液)
位置描述:在髂前上棘(髋骨前端的骨性突起)与脐部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或髂前上棘外侧1-2cm处。
解剖结构:该区域腹壁肌肉较厚,外侧有腹壁后血管(髂外动脉、静脉),需紧靠内侧穿刺以避免损伤;下方为结肠及膀胱,穿刺时需让膀胱处于排尿状态(术前排尿)。
适应症:适用于积液量极大、脐部或腹白线穿刺困难的情况,或需大量放液(如治疗性引流)。
操作要点:
- 狗狗取仰卧保定,后肢稍向外展,暴露髂部;
- 触诊髂前上棘,穿刺点选在其内侧1-2cm(避开外侧血管),穿刺针与腹壁呈30°-45°角向内下方刺入;
- 进针速度宜慢,边进针边回抽,避免损伤髂血管或肠管。
侧腹部穿刺点(较少用)
位置描述:在肋弓下缘与髂结节(髋骨后端的骨性突起)连线的中间点,即腹侧壁最柔软的区域。
解剖结构:此处有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及腹横肌,血管较少,但需注意避开脾脏(左侧)及肝脏(右侧)的边缘。
适应症:适用于积液偏向腹腔侧壁、其他穿刺点失败的情况,或需避开脐部感染灶时。
禁忌症:怀疑有脾脏肿大或肝脏肿大的狗狗(易导致脏器破裂)。
不同穿刺位置对比(表格)
穿刺位置 | 位置描述 | 毗邻重要结构 | 适应症 | 禁忌症 | 操作注意事项 |
---|---|---|---|---|---|
脐部穿刺点 | 脐与剑突连线中下1/3,或脐旁1-2cm | 肠管、腹壁下小血管 | 首次穿刺、积液量中等 | 脐部感染、脐疝 | 垂直或稍向头侧刺入,避开脐孔血管 |
腹白线穿刺点 | 腹中线脐部后2-3cm或剑突下3-5cm | 腹直肌腱膜、无大血管 | 多次穿刺、腹中线明显狗狗 | 小型犬腹白线窄、肥胖 | 捏起腹壁垂直刺入,避免偏离中线 |
髂部穿刺点 | 髂前上棘内侧1-2cm,或与脐部连线中外1/3 | 髂外血管、结肠、膀胱 | 大量积液、需快速引流 | 膀胱充盈、髂区血管异常 | 向内下方倾斜刺入,术前排尿 |
侧腹部穿刺点 | 肋弓下缘与髂结节连线中点 | 脾脏(左)、肝脏(右)、腹壁肌肉 | 积液偏侧壁、其他穿刺点失败 | 肝脾肿大、侧壁血管损伤 | 避开肋弓,触诊确定无脏器压迫 |
穿刺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术前准备
- 保定:仰卧保定,头部稍低,使积液聚集于腹腔低位;对躁动的狗狗可适当镇静(如肌注安定0.5mg/kg)。
- 定位:触诊结合超声检查,标记穿刺点(用记号笔画“×”),并测量穿刺深度(一般2-5cm,根据体型调整)。
- 消毒:剃穿刺点周围毛发,用碘伏或酒精以穿刺点为中心螺旋式消毒,直径≥15cm,铺无菌洞巾。
- 麻醉:局部浸润麻醉,用2%利多卡因0.5-1ml在穿刺点皮下注射,形成皮丘,再向深层浸润(避免损伤腹腔脏器)。
操作步骤
- 穿刺:左手固定穿刺点皮肤,右手持带针芯的穿刺针(或连接注射器的头皮针),沿垂直或预定角度缓慢刺入,穿过腹膜时有“落空感”(阻力突然减小),此时拔出针芯,见积液流出。
- 抽液:用注射器缓慢抽取积液,首次抽液量不超过500ml(小型犬)或1000ml(大型犬),避免腹压骤降导致循环衰竭,若需大量放液,可连接引流袋,控制流速(每分钟不超过10ml/kg)。
- 拔针:抽液完毕后,插入针芯,快速拔出穿刺针,立即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5-10分钟,止血后用胶布固定。
术后处理
- 穿刺点消毒,观察有无出血、渗液;
- 限制狗狗活动2-3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穿刺点裂开;
- 送检积液:常规检查(外观、比重、蛋白含量)、生化(总蛋白、白蛋白、胆红素)、细胞学(炎症细胞、肿瘤细胞)及细菌培养(怀疑感染时)。
并发症及预防
- 出血:穿刺损伤腹壁血管或腹腔脏器(如肝脾),表现为穿刺点渗血或血性积液,预防:超声定位、避开血管、进针缓慢;处理:局部压迫止血,严重时需手术。
- 感染:无菌操作不严格导致腹腔感染,表现为体温升高、腹痛、腹水浑浊,预防:严格无菌、术后抗生素治疗;处理:根据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
- 脏器损伤:穿刺针误伤肠管、膀胱等,表现为腹膜炎(腹痛、肌紧张)、血尿,预防:超声定位、控制进针深度;处理:禁食、胃肠减压,严重时手术修补。
- 腹水漏出:穿刺点过大或按压不当,导致腹水从穿刺点渗出,预防:拔针后充分按压、使用粗缝合线缝合穿刺点;处理:局部加压包扎,限制活动。
相关问答FAQs
Q1:狗狗腹水穿刺后需要注意什么?
A:术后需密切观察狗狗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及穿刺点情况,保持穿刺点干燥清洁,避免狗狗舔舐(可佩戴伊丽莎白圈),每日用碘伏消毒1次,连续3天,观察有无红肿、渗液或出血,限制剧烈运动,避免跳跃、奔跑,防止腹压增高导致穿刺点裂开,若狗狗出现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呼吸困难或穿刺点持续渗液,需立即就医,需根据原发病进行后续治疗(如肝病保肝、心脏病强心),并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及腹水指标。
Q2:所有腹水的狗狗都可以做穿刺吗?有没有禁忌症?
A:并非所有腹水狗狗都适合穿刺,存在以下禁忌症时需谨慎或避免:① 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穿刺易导致大出血;② 严重腹胀伴呼吸困难,需先吸氧、改善循环,再考虑穿刺;③ 穿刺区域皮肤感染或破损,易导致腹腔感染;④ 怀疑腹腔脏器破裂(如外伤导致的肝脾破裂),穿刺可能加重病情;⑤ 腹水为血性且怀疑肿瘤广泛转移,穿刺可能导致肿瘤细胞扩散,对于上述情况,需先针对原发病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评估是否穿刺,或选择其他治疗方法(如利尿剂保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