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的体温天生比人类高,正常范围在38-39.5℃之间,人类摸着可能觉得“烫”,但这其实是它们的常态,当猫咪体温持续超过39.5℃,或伴随其他异常时,就需要警惕了,要判断猫咪是否真的“发烧”,得先了解体温升高的常见原因。
正常情况下,猫咪体温会因环境或生理状态波动,比如刚跑完步、晒完太阳,或处于紧张、兴奋状态时,代谢加快,体温可能暂时升高,通常休息一段时间就能恢复,母猫发情期、进食后,体温也可能轻微上升,这些属于生理性调节,无需担心,但如果猫咪在安静状态下摸着依然很热,且持续不退,就要考虑病理性因素了。
病理性体温升高最常见的是感染,比如猫瘟、猫鼻支等病毒感染,或细菌性皮肤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炎症反应会让体温调节中枢失衡,中暑是夏季高发原因,猫咪长时间待在高温环境,散热困难会导致体温飙升,可能伴随喘气、流口水、精神沉郁,还有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多见于老年猫),会使代谢率异常增高,体温持续偏高,某些非感染性炎症,如胰腺炎、关节炎,也可能引起发热。
发现猫咪体温异常时,先别急着用药,首先要判断是否为生理性波动:观察猫咪精神状态是否良好,食欲、饮水是否正常,环境是否过热,若刚运动完或晒了太阳,先把它移到阴凉处休息30分钟,再摸耳朵、爪垫(猫咪散热部位)是否发烫,腹部温度是否均匀,若休息后体温仍高,或出现精神萎靡、拒食、呕吐、呼吸急促、躲藏等症状,需尽快就医。
就医前,可以尝试用宠物直肠温度计测量体温(更准确),在温度计前端涂润滑剂,轻轻插入肛门2-3厘米,停留1-2分钟读取,若超过39.5℃且持续,或低于38℃(体温过低也危险),都需及时处理,切勿给猫咪吃人类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对它们有剧毒。
以下是正常与异常体温的对比参考:
情况分类 | 体温范围(℃) | 常见原因 | 伴随表现 |
---|---|---|---|
正常体温 | 38-39.5 | 基础代谢状态 | 精神活泼,饮食排便正常 |
生理性升高 | 5-40.5 | 运动、晒太阳、紧张、发情、饭后 | 短暂升高,休息后恢复,无其他异常 |
病理性升高(发热) | >40.5,持续不退 | 感染、炎症、中暑、内分泌疾病 | 精神沉郁、拒食、呕吐、呼吸急促等 |
FAQs
Q1:猫咪摸着耳朵热就是发烧吗?
A:不一定,猫咪耳朵是散热部位,兴奋、运动后耳朵发烫是正常现象,判断发烧需结合全身温度(如腹部、爪垫)和状态,若耳朵热且猫咪精神差、食欲废绝,才需警惕。
Q2:猫咪发热时可以物理降温吗?
A:可以,但需正确操作,用温湿毛巾(25-30℃)擦拭猫咪脚垫、腋下、腹股沟等血管丰富处,帮助散热,避免用酒精或冰水,可能导致刺激或体温骤降,若体温超过40℃或物理降温后无改善,需立即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