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禅城区作为佛山市中心城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居民生活品质提升,养犬家庭数量逐年增加,“狗狗”已成为许多禅城家庭的重要成员,从繁华商圈的宠物友好店铺到社区里的宠物便箱,从公园里的遛狗人群到专业宠物服务机构的服务网络,禅城的“狗狗经济”与“养犬文明”正同步发展,既折射出城市对宠物友好型社会的探索,也反映出居民在养犬行为规范与责任意识上的进步。
佛山禅城养犬政策:从“管理”到“共治”的规范体系
禅城区严格落实《佛山市养犬管理条例》,构建了“登记免疫+规范行为+社会共治”的管理模式,在犬只登记方面,居民可通过“粤省事”小程序或线下行政服务中心、派出所办理犬证,需提供主人身份证明、房产证明(或租房合同)、犬只免疫证明等材料,登记后犬只将佩戴电子标识,实现“一犬一码”可追溯,2023年数据显示,禅城区犬只登记数量已超5万只,免疫率达98%以上,远超全省平均水平。
针对养犬行为规范,条例明确要求犬只出门需佩戴牵引绳(大型犬戴嘴套)、及时清理粪便、不得进入公共场所(除宠物友好区域外),禅城公安联合城管、农业农村局开展常态化巡查,重点整治不牵绳、犬只扰民等行为,2024年上半年累计劝导违规养犬行为1200余起,立案处罚86起,罚款金额超4万元,禅城在季华园、亚艺公园等10个公园试点“宠物活动区”,设置围栏、便箱、饮水点等设施,既满足市民遛狗需求,也保障公共空间秩序。
社区养犬文明:从“矛盾”到“和谐”的邻里实践
在禅城老旧小区与新建社区,“狗狗”曾引发邻里矛盾:犬吠扰民、粪便不清理、追逐他人等问题时有发生,近年来,社区通过“居民议事会”“养犬公约”等机制推动共治,成效显著,祖庙街道同华社区制定《文明养犬邻里公约》,组织养犬居民签署承诺书,成立“宠物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遛狗牵绳宣传”“犬便袋免费发放”等活动,社区养犬投诉量下降70%。
部分社区还创新“宠物友好”服务:石湾街道澜石社区设置“宠物便纸箱+垃圾袋”组合,安排专人每日清理;张槎街道纯阳社区开设“宠物行为课堂”,邀请专业训犬师教授“不扑人”“不乱叫”等基础指令,禅城物业企业也积极介入,如万科、保利等小区在业主公约中明确养犬规范,设立“宠物便便箱”,对违规养犬业主采取“提醒-公示-上报”三级处理流程,逐步形成“社区引导、业主自律、物业配合”的良性循环。
宠物服务生态:从“基础”到“多元”的产业升级
禅城区宠物服务产业已形成“医疗+美容+寄养+用品+培训”的完整链条,服务网点超200家,集中在季华路、魁奇路、岭南大道等商圈,宠物医疗是核心领域,瑞鹏、瑞派等全国连锁品牌进驻,配备DR影像、超声诊断等设备,可开展犬只绝育、肿瘤切除等手术;本土宠物医院如“禅城宠物医院”则凭借“社区诊疗+24小时急诊”服务,覆盖周边居民日常需求。
在宠物生活服务方面,禅城涌现出一批特色店铺:喵汪星球”宠物美容店提供“造型设计+精油SPA”服务;“柴犬部落”宠物寄养中心采用“家庭式寄养”模式,让犬只住在店主家中,减少应激反应;“禅城训犬基地”开设“幼犬社会化训练”“行为矫正”课程,帮助解决犬只拆家、攻击等问题,宠物消费也日趋个性化,定制项圈、智能喂食器、宠物鲜粮等产品销量年增长超30%,反映出市民对宠物“品质生活”的追求。
养犬人群画像:从“陪伴”到“情感寄托”的需求变迁
禅城养犬人群以“80后”“90后”为主力,占比超65%,职业多为白领、自由职业者、个体经营者,养犬动机中,“陪伴需求”占比52%(独居青年、丁克家庭居多),“孩子成长伴侣”占比23%(家庭养犬多为金毛、拉布拉多等温顺品种),“老人精神慰藉”占比15%(老年群体多饲养泰迪、比熊等小型犬),值得注意的是,禅城养犬人群“科学养犬”意识显著提升:85%的受访者表示会定期带犬只体检,72%购买宠物保险,68%关注犬只心理健康,主动参与社交化训练。
养犬行为仍存在两极分化:部分年轻养犬人将宠物视为“家人”,投入大量时间金钱;少数中老年养犬人则因观念滞后,存在“散养”“不登记”等问题,成为社区矛盾隐患,对此,禅城通过“养犬知识进社区”“宠物公益讲座”等活动,推动不同年龄层养犬人规范行为,2024年已开展活动46场,覆盖居民超8000人次。
挑战与展望:平衡“宠物友好”与“城市治理”
当前禅城养犬管理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流浪狗问题,2024年禅城救助流浪犬超1200只,部分因主人弃养或走失,需加强源头管理(如提高弃养违法成本)和公益领养推广;二是公共资源分配,宠物活动区数量仍无法满足需求,部分公园因“卫生顾虑”拒绝犬只进入,需通过精细化设计(如分时段开放)推动包容性发展;三是养犬纠纷调解机制,邻里矛盾多依赖社区协调,缺乏专业第三方介入,未来可探索“调解委员会+法律援助”模式。
展望未来,禅城正推进“智慧养犬”建设,试点电子犬牌实时定位、犬只免疫档案线上查询等功能;计划在2025年前新增20个“宠物友好公园”,完善宠物友好商业街区标识,打造“人犬和谐”的城市氛围,正如一位禅城养犬人所说:“养犬不是个人自由,而是社会责任,只有每个人都牵好‘文明绳’,才能让狗狗真正成为城市的‘温暖邻居’。”
相关问答FAQs
Q1:禅城区居民如何给新领养的狗狗办理犬证?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A:办理犬证可通过线上(“粤省事”小程序搜索“养犬登记”)或线下(禅城区行政服务中心各窗口、居住地派出所)提交申请,需准备材料包括:①主人身份证明(身份证或居住证);②房产证明(或租房合同,需注明地址);③犬只免疫证明(由正规宠物医院出具,需包含狂犬病疫苗接种记录);④犬只近期正面全身照片(尺寸要求见系统提示),审核通过后(约3-5个工作日),可选择邮寄或现场领取犬牌及《养犬登记证》,首次登记免费。
Q2:在禅城遛狗时,如果不牵绳或未及时清理犬只粪便,会面临什么处罚?
A:根据《佛山市养犬管理条例》,犬只出户未佩戴牵引绳(大型犬未戴嘴套)的,由公安机关责令改正,并可处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罚款;未即时清理犬只粪便的,由城市管理部门责令清除,并可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若犬只干扰他人正常生活、造成他人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养犬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公安机关可没收犬只并吊销犬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