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区作为上海中心城区之一,人口密集,社区生活丰富,养犬居民数量逐年增长,“闵行狗狗”已成为社区生态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据区城管部门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闵行区登记在册的犬只数量已突破5万只,其中家庭伴侣犬占比超90%,小型犬(如泰迪、比熊)和中型犬(如金毛、拉布拉多)最受欢迎,养犬人群以30-50岁中青年家庭为主,不少老年居民也将宠物犬作为情感陪伴的重要载体,随着养犬需求的增加,闵行区在犬只管理、社区服务及文明养犬宣传等方面逐步形成了特色实践。

闵行狗狗

在犬只管理政策上,闵行区严格执行《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实行“登记+免疫+电子标识”一体化管理模式,养犬人需为满3个月的犬只办理养犬登记,植入电子芯片,领取犬牌,并每年定期注射狂犬疫苗,区犬只留检所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设立18个“免疫登记一站式服务点”,覆盖12个街镇,让居民“最多跑一次”即可完成手续,针对遛犬不牵绳、犬只扰民等不文明行为,城管部门联合派出所开展“文明养犬专项整治行动”,2023年累计劝导违规行为3200余起,处罚180余起,罚款金额超5万元,闵行区在部分试点社区推行“养犬积分制”,将文明养犬行为与社区信用挂钩,积分可兑换宠物用品或公共服务,引导养犬人自律。

社区层面,“闵行狗狗”的公共空间建设与管理逐步完善,近年来,闵行区在老旧小区改造和新商品房规划中,同步增设“宠物活动区”,目前已建成标准化犬只活动场所36处,配备粪便箱、饮水器、牵引桩等设施,并明确开放时间和活动规范,古美路街道的“萌宠乐园”划分了小型犬和中大型犬活动区,设置安全围栏和草坪,既满足犬只运动需求,又避免与其他居民冲突,社区志愿者团队“闵行爱犬联盟”定期开展“文明养犬进社区”活动,通过讲座、演示、发放宣传册等形式,普及养犬知识,累计覆盖居民超10万人次,部分宠物医院还与社区合作,提供免费驱虫、绝育咨询等公益服务,从源头减少流浪犬数量。

尽管管理措施不断完善,“闵行狗狗”相关的问题仍存挑战,流浪犬管理仍是难点,部分弃养犬只或走失犬只在小区周边聚集,存在安全隐患和环境问题,2023年,区犬只留检所收容流浪犬1200余只,通过领养、救助等方式安置800余只,剩余部分需长期照料,养犬人与非养犬人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如犬只吠叫影响邻里、犬只粪便未清理等,部分社区因公共空间使用分歧引发纠纷,针对这些问题,闵行区探索“社区议事会”机制,组织居民代表、养犬人代表、物业共同协商制定《社区养犬公约》,平衡各方需求。

闵行狗狗

闵行区计划推进“智慧养犬”管理平台建设,整合犬只登记、免疫、违规记录等信息,实现电子犬牌实时定位、违规行为自动识别等功能,将加大流浪犬收容救助力度,扩建犬只留检所,与动物保护组织合作推广“领养代替购买”活动,并加强养犬人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区自治、居民共治”的养犬管理新格局。

相关问答FAQs

Q1:闵行区办理犬只登记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A1:办理犬只登记需准备以下材料:①养犬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②房产证或租房合同(证明住所证明);③犬只免疫证明(由正规宠物医院出具);③犬只近期正面、侧面清晰照片(2寸),养犬人可前往居住地所在街道的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或“免疫登记一站式服务点”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领取《养犬登记证》和电子犬牌,首次登记免费。

闵行狗狗

Q2:发现小区内有流浪犬或不文明养犬行为(如遛狗不牵绳、犬只扰民),应如何投诉?
A2:可通过以下渠道投诉:①拨打城管热线“12345”或“12319”,提供具体位置、问题描述(如流浪犬数量、不文明行为细节);②通过“闵行城管”微信公众号在线提交投诉,上传现场照片或视频;③联系社区居委会或物业,由工作人员协调处理;④若遇紧急情况(如流浪犬攻击人),可直接拨打110报警,相关部门将在24小时内受理,并根据情况派员现场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