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产后是其生命阶段中较为脆弱的时期,由于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激素水平剧烈变化、哺乳期营养需求激增以及子宫复旧等生理压力,免疫力常处于较低状态,容易受到各种疾病侵袭,若主人未能及时发现并干预,轻则影响猫咪自身恢复和乳汁质量,重则可能危及生命,了解产后常见疾病的类型、症状及应对方法,对科学护理产后猫咪至关重要。
产后常见疾病类型及症状
乳腺炎:哺乳妈妈的“红肿危机”
乳腺炎是产后猫咪最高发的疾病之一,多因乳汁淤积或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引起,症状表现为乳房局部红肿、发热,触摸时猫咪明显疼痛抗拒,乳汁可能呈脓性、带血或结块,伴随精神沉郁、食欲下降,严重时会出现发烧(>39.5℃)和拒绝哺乳,乳汁淤积常见于幼猫吸吮不足、乳头堵塞或母猫营养不良导致泌乳异常,细菌则多通过乳头破损处侵入乳腺组织。
子宫蓄脓:隐藏的致命杀手
子宫蓄脓是产后7-21天的高危疾病,尤其多见于未绝育的母猫,分娩后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内膜残留为细菌(如大肠杆菌)提供了繁殖温床,分为开放型和闭锁型:开放型可见阴道排出脓性或带血分泌物,伴有恶臭;闭锁型则无明显分泌物,但子宫内脓液积聚导致腹部膨隆,猫咪精神萎靡、饮欲增加、食欲废绝,甚至引发败血症和休克,死亡率极高。
产后低钙血症:抽搐的“缺钙危机”
多见于产后2-3周的多胎哺乳母猫,尤其是年轻或首次生产的猫咪,哺乳期钙需求量激增(乳汁中钙含量约为血液的3倍),若食物中钙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衡(理想钙磷比1.2:1),会导致血钙降低,引发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初期表现为肌肉震颤(尤其是面部和四肢)、走路不稳、烦躁不安,严重时出现强直性抽搐、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可达40℃以上),甚至昏迷,若不及时补钙可危及生命。
便秘与泌尿问题:“动”不起来的麻烦
产后猫咪因活动量减少(多趴卧哺乳)、饮水不足(哺乳期需水量较平时增加3-4倍)或饮食中纤维缺乏,易出现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时痛苦嚎叫,更严重的是泌尿系统问题(如尿闭),多见于公猫或肥胖母猫,症状为频繁蹲猫砂盆但无尿、尿淋漓、腹部膨隆,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引发肾衰竭。
乳腺脓肿与皮肤感染:细菌的“趁虚而入”
若乳腺炎未及时控制,细菌可能深入乳腺组织形成脓肿,表现为乳房局部皮肤红肿、破溃,流出黄白色脓汁,周围组织肿胀疼痛,产箱卫生差、垫料潮湿或猫咪舔舐伤口时,还可能引发皮肤感染(如 dermatitis),出现局部脱毛、皮屑、结痂或渗出液,进一步影响母猫健康和哺乳。
科学预防:降低产后生病风险
产前准备:打好健康基础
- 孕期体检:孕猫需进行血常规、生化及B超检查,确认胎儿数量和健康状况,排查隐形感染(如弓形虫、猫瘟)。
- 疫苗与驱虫:确保孕猫已完成核心疫苗(如猫瘟、疱疹病毒)和驱虫(体内外驱虫),避免孕期感染影响胎儿和产后恢复。
- 产箱准备:选择安静、温暖、避光的产箱,垫料厚实(建议无尘纸或纯棉毛巾),每日更换消毒,避免细菌滋生。
产后护理:细节决定健康
- 环境管理:产后1周保持环境绝对安静(避免噪音和陌生人打扰),温度24-26℃,湿度50%-60%,减少应激反应。
- 营养支持:哺乳期需高蛋白(>30%)、高钙(>1.2%)、易消化食物,推荐处方粮(如哺乳期猫粮)或自制鸡胸肉+蛋黄+钙粉(钙粉用量遵医嘱),少量多餐(每日3-4次),同时提供充足清洁饮水(或湿粮补充水分)。
- 卫生清洁:每日用温湿毛巾清洁乳房(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液),及时清理产箱粪便和污染垫料,观察乳头是否有破损(破损处涂碘伏并暂停哺乳该侧乳房)。
- 观察监测:每日测量体温(正常38-39.2℃),记录食欲、饮水量、排便次数,检查乳房是否有红肿、硬块,精神状态是否异常(如过度舔舐、躲藏、攻击性增强)。
疾病处理:及时就医是关键
若发现猫咪出现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切勿自行用药(如随意使用抗生素可能导致药物残留影响幼猫)。
- 乳腺炎:轻症可局部热敷(温毛巾,每次15分钟,每日3-4次)并轻柔按摩排乳,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已形成脓肿需手术切开引流。
- 子宫蓄脓:紧急手术摘除子宫(卵巢子宫切除术),同时进行抗感染和输液支持治疗,延误治疗死亡率超50%。
- 低钙血症:立即停止哺乳,将幼猫隔离人工喂养,静脉注射葡萄糖酸钙(需缓慢推注,避免心律失常),后续口服钙剂+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
- 便秘:增加饮水和湿粮,喂食含纤维食物(如南瓜泥),腹部顺时针轻柔按摩,必要时使用乳果糖(遵医嘱剂量);尿闭需立即导尿,并排查泌尿系统结石或感染。
产后常见猫咪疾病及症状速查表
疾病名称 | 主要症状 | 紧急程度 |
---|---|---|
乳腺炎 | 乳房红肿、发热,乳汁脓性/带血,拒食,精神沉郁 | 中-高 |
子宫蓄脓 | 腹部膨隆,脓性分泌物(开放型)或无分泌物(闭锁型),饮欲增加,食欲废绝 | 高 |
产后低钙血症 | 肌肉震颤、抽搐,呼吸困难,体温升高>40℃ | 高 |
便秘 | 排便减少,粪便干硬,排便痛苦 | 中 |
乳腺脓肿 | 乳房破溃,流出黄白色脓汁,局部肿胀疼痛 | 中 |
泌尿问题(尿闭) | 频繁蹲猫砂盆无尿,腹部膨隆,精神萎靡 | 高 |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猫咪产后发烧到39.8℃,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吗?需要立即就医吗?
解答:产后1-2天内轻微发热(≤39.5℃)可能因分娩消耗和激素变化,属于生理性反应,可通过物理降温(温水擦浴)并观察,但若体温持续超过39.5℃,或伴随精神沉郁、拒食、乳房红肿、阴道分泌物异常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这可能提示子宫蓄脓、乳腺炎或严重感染,拖延可能导致败血症,危及生命。
问题2:产后猫咪突然拒绝哺乳,幼猫怎么办?
解答:首先检查母猫乳房是否有红肿、疼痛(乳腺炎)或乳头破损,观察精神状态(是否因低钙血症抽搐或子宫蓄脓虚弱),若因乳腺炎疼痛,需治疗乳腺炎并人工挤奶(用温热毛巾按摩乳房后,从乳头根部向乳头方向挤压),将挤出的乳汁用奶瓶喂给幼猫(需加热至38℃左右);若母猫精神极度萎靡或抽搐,可能是低钙血症,需立即补钙并停止哺乳,幼猫改喂宠物专用羊奶粉(避免牛奶,导致腹泻),每2-3小时喂一次,少量多次,同时尽快带母猫就医排查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