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口腔健康是整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犬齿双排牙”是幼犬换牙期常见的牙齿问题,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影响狗狗的咀嚼功能、口腔卫生甚至全身健康,本文将从双排牙的定义、成因、危害、预防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帮助宠物主人科学应对这一问题。

狗狗犬齿双排牙

什么是犬齿双排牙?

犬齿双排牙,医学上称为“乳齿滞留”,指狗狗在换牙期(通常3-8月龄)乳齿未按时脱落,而恒齿已从旁边正常萌出,导致口腔中同一位置存在两排牙齿的现象,这种情况最常发生于犬齿(俗称“獠牙”),也可能出现在前臼齿或门齿,正常情况下,狗狗的乳齿会在恒齿萌出前2-4周逐渐松动并脱落,若乳齿牙根未被完全吸收或恒齿萌出方向异常,便会出现“双排牙”。

双排牙在小型犬中尤为高发,如泰迪、比熊、约克夏、博美等,部分中大型犬(如金毛、拉布拉多)也可能因个体差异出现,若不及时处理,滞留的乳齿可能成为“异物”,影响恒齿排列,甚至引发一系列口腔问题。

双排牙的成因

双排牙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遗传、饮食、护理及营养等方面:

遗传因素(核心原因)

小型犬的基因特性是双排牙高发的主因,这类犬种下颌骨发育相对较短,而恒齿数量与大型犬相同(42颗),导致萌出空间不足,恒齿为寻找“出路”,可能从乳齿舌侧或唇侧萌出,而乳齿因牙根未被完全吸收,无法自然脱落,最终形成双排牙,泰迪、比熊等玩具贵宾犬的双排牙发病率可达50%以上,具有明显的品种倾向性。

饮食结构不合理

长期喂食过软的食物(如粥、罐头、自制肉泥)是重要诱因,狗狗在咀嚼硬质食物时,通过上下颌的咬合摩擦,可促进乳牙松动脱落,若食物过于软烂,缺乏咀嚼锻炼,乳齿牙根无法被充分吸收,滞留风险显著增加,幼犬期长期只用奶瓶喂食,也可能影响颌骨发育和牙齿替换。

换牙期护理不当

部分宠物主人因缺乏换牙期知识,频繁用手或玩具触碰狗狗的牙齿、牙龈,可能导致乳齿松动异常,影响正常脱落进程,换牙期未定期检查口腔,未能及时发现乳齿滞留,也会延误处理时机。

营养失衡

钙、磷比例失调或维生素D缺乏会影响骨骼和牙齿发育,幼犬若钙摄入不足,可能导致乳齿牙根吸收不完全;而钙过量则可能加速恒齿萌出,增加乳齿滞留风险,缺乏微量元素(如锌)也可能影响牙齿健康。

狗狗犬齿双排牙

双排牙的危害

看似“小小的双排牙”,实则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对狗狗造成长期影响:

口腔卫生恶化,引发牙周病

滞留的乳齿与恒齿之间易形成食物残渣堆积区,且缝隙狭窄,牙刷难以清洁,易滋生牙菌斑、牙结石,长期刺激会导致牙龈红肿、出血、萎缩,甚至发展为牙周炎,表现为牙龈化脓、牙槽骨吸收,最终导致恒齿松动脱落。

咀嚼功能障碍,影响消化

双排牙会导致牙齿排列不齐,狗狗咀嚼时疼痛,可能拒绝食用硬质狗粮,长期挑食或咀嚼不充分易引发消化不良、营养不良,幼犬则可能影响生长发育。

恒齿发育异常

滞留乳齿会占据恒齿萌出空间,导致恒齿生长方向异常(如扭转、倾斜),形成“错颌畸形”,严重时,恒齿可能顶破牙龈,形成“囊肿”,甚至影响下颌骨正常发育。

全身健康风险

口腔内的细菌可通过破损牙龈进入血液循环,感染心脏、肾脏等器官,引发心内膜炎、肾炎等全身性疾病,老年犬若存在长期口腔问题,患慢性病的风险会显著增加。

行为与心理影响

口腔疼痛可能导致狗狗烦躁、易怒,甚至出现攻击行为;因咀嚼不适,狗狗可能拒绝互动,影响生活质量。

双排牙的预防方法

双排牙虽常见,但通过科学护理可有效降低发生风险:

狗狗犬齿双排牙

调整饮食结构,提供咀嚼锻炼

  • 换牙期(3-8月龄):以硬质狗粮为主粮,搭配磨牙棒、洁齿骨、牛蹄筋等硬质零食,通过咀嚼促进乳齿松动脱落。
  • 避免长期软食:即使幼犬食欲不佳,也不建议长期喂食罐头或粥类,可将狗粮用温水泡软后沥干,保留一定硬度。

加强换牙期口腔护理

  • 减少不当刺激:换牙期避免用手强行拉扯狗狗的牙齿,或频繁玩弄其嘴巴,以免影响乳齿脱落。
  • 定期检查口腔:每周轻轻翻开狗狗的嘴唇,观察牙齿萌出情况,若发现乳齿未脱落而恒齿已长出,及时就医。

科学补充营养

  • 钙磷平衡:选择幼犬粮时,确保钙磷比例符合标准(理想比例为1.2:1-1.4:1),避免自行补钙(过量钙质会导致骨骼疾病)。
  • 维生素D与微量元素:保证狗狗每天适量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促进钙吸收),或选择富含锌、硒的优质狗粮。

定期体检,早发现早干预

建议从幼犬3月龄起,每月带口腔检查,宠物医生可通过视诊或X光片判断乳牙吸收情况,及时发现滞留乳齿并处理。

双排牙的治疗方法

若狗狗已出现双排牙,需根据滞留程度和口腔健康状况采取针对性治疗:

拔除滞留乳齿(核心治疗)

  • 拔牙时机:一旦确诊乳齿滞留(通常6-8月龄后乳齿仍未脱落),需尽快拔除,避免恒齿移位或牙周病发展。
  • 专业操作:需在宠物医院进行,医生会通过口腔X光片评估乳齿牙根吸收情况,采用微创拔牙技术(避免损伤恒齿),幼犬因耐受性较差,通常需在全身麻醉下操作,确保安全和舒适。
  • 术后护理:拔牙后24小时内禁食硬质食物,喂食温凉流质或泡软狗粮;避免剧烈运动,防止伤口裂开;每日用宠物漱口水清洁口腔,预防感染。

处理继发性口腔问题

若已引发牙周炎、牙结石等,需配合牙周刮治、洗牙等治疗,控制炎症后再拔除滞留乳齿,严重时,可能需拔除受感染的恒齿。

矫正治疗(罕见)

对于恒齿排列严重异常的成年犬,若影响咀嚼功能,可考虑佩戴宠物专用牙套进行矫正,但费用较高且需长期护理,临床较少应用。

表格:狗狗乳齿与恒齿特征对比

特征 乳齿 恒齿
萌出时间 2-4周龄开始萌出 3-8月龄开始萌出
数量 共28颗(幼犬期) 共42颗(成年期)
颜色 乳白色,较透明 微黄色,质地坚硬
牙根 牙根短,易吸收 牙根长,与颌骨紧密结合
脱落情况 6-8月龄逐渐脱落 永久不脱落(损伤除外)

表格:双排牙的常见危害与影响

危害类型 具体表现 潜在风险
口腔卫生恶化 牙菌斑、牙结石堆积,口臭 牙龈炎、牙周炎,牙齿松动
咀嚼功能障碍 拒食硬粮,咀嚼缓慢 消化不良,营养不良
恒齿发育异常 恒齿扭转、倾斜,排列不齐 牙齿磨损不均,颌骨畸形
全身感染风险 口腔细菌入血 心内膜炎、肾炎等全身性疾病
行为心理影响 烦躁、易怒,拒绝互动 生活质量下降,应激反应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双排牙只发生在小型犬吗?其他犬种会得吗?
解答:双排牙在小型犬中发病率更高(约60%-70%),因小型犬下颌骨空间有限,但中大型犬(如金毛、拉布拉多、柯基)若存在遗传因素(如父母有双排牙史)、换牙期饮食过软或护理不当,也可能发生,个别幼犬因换牙期个体差异(如恒齿萌出较晚),可能出现暂时性乳齿滞留,若超过8月龄仍未脱落,需及时就医。

问题2:给狗狗拔乳齿会很疼吗?需要麻醉吗?
解答:宠物医院拔乳齿时会采用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确保狗狗在整个过程中无疼痛感,麻醉前医生会进行血常规、生化等检查,评估狗狗的身体状况,确保麻醉安全,术后狗狗可能会有短暂不适(如轻微肿胀、食欲下降),通常1-2天即可缓解;若出现持续出血、拒食等异常,需及时复诊,主人无需担心麻醉风险,现代宠物麻醉技术已非常成熟,且术后医生会提供详细的护理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