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贫血是指外周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浓度或红细胞压积(PCV)低于正常水平,导致氧气运输能力下降,进而引发虚弱、嗜睡、黏膜苍白等一系列症状,贫血并非独立疾病,而是多种潜在问题的临床表现,其成因复杂,需结合具体症状和检查才能明确,以下从几个核心维度分析猫咪贫血的常见原因。
营养缺乏:造血原料不足
红细胞生成需要多种营养物质,若缺乏关键原料,骨髓无法正常制造成熟红细胞,导致贫血。
- 铁缺乏:铁是血红蛋白的核心成分,缺铁会导致小细胞性贫血,常见原因包括长期喂食低铁食物(如纯肉类自制饮食未补铁)、慢性失血(如肠道寄生虫、胃溃疡导致铁流失)、吸收障碍(如炎性肠病影响铁吸收),幼猫快速生长发育期对铁需求高,若母乳不足或辅食缺乏铁,更易发生贫血。
- 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两者参与红细胞DNA合成,缺乏会导致大细胞性贫血,多见于长期饮食单一(如素食)、慢性胰腺炎(影响维生素B12吸收)、或小肠病变(如淋巴瘤破坏吸收黏膜)。
- 蛋白质缺乏:蛋白质是合成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基础,严重营养不良或消耗性疾病(如肿瘤)可能导致蛋白质缺乏性贫血。
失血:红细胞丢失过多
失血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失血需紧急处理,慢性失血易被忽视。
- 急性失血:由外伤(车祸、咬伤)、手术意外、内脏破裂(如肝脾肿瘤破裂)等引起,短时间内大量血液流失,猫咪可能出现休克(黏膜苍白、心率加快、体温下降),需立即输血。
- 慢性失血:长期少量失血,骨髓会代偿性增加红细胞生成,但若失血速度超过代偿能力,仍会贫血,常见原因包括胃肠道寄生虫(钩虫、蛔虫吸血)、消化道溃疡(如 NSAIDs 药物刺激)、肿瘤(如肠道血管瘤慢性出血)、或泌尿系统出血(如膀胱结石、凝血功能障碍)。
溶血:红细胞破坏加速
正常红细胞寿命约70-80天,若因各种因素导致红细胞破坏速度加快(寿命缩短),骨髓无法及时补充,便会发生溶血性贫血。
- 免疫性溶血:免疫系统错误攻击自身红细胞,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猫咪可能因感染、药物、肿瘤等触发免疫紊乱,出现抗红细胞抗体,导致红细胞被脾脏、肝脏破坏。
- 感染性溶血:某些病原体直接破坏红细胞,如猫传染性贫血(血巴尔通体体感染)、钩端螺旋体病、或猫白血病病毒(FeLV)感染抑制骨髓造血并破坏红细胞。
- 中毒性溶血:接触洋葱、大蒜(含硫化物破坏红细胞膜)、锌中毒(误食含锌玩具、硬币)、或某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丙戊酸钠),导致红细胞氧化损伤或膜破裂。
- 物理性溶血:如人工心脏瓣膜、血管内异物机械性损伤红细胞,或冷凝集素病(低温下抗体凝集红细胞)。
慢性疾病:继发性贫血
成年猫贫血中,慢性疾病继发贫血占比最高,多与慢性炎症、肾功能衰竭等有关。
- 慢性肾病(CKD):肾脏受损后,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不足(EPO刺激骨髓造血),且尿毒症毒素抑制红细胞成熟,加上慢性失血(如胃肠道溃疡),导致“肾性贫血”。
- 慢性炎症:如炎性肠病(IBD)、胰腺炎、关节炎等,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抑制骨髓造血,并缩短红细胞寿命,称为“慢性病性贫血”(ACD),特点为正细胞性、正色素性贫血,血清铁降低但铁蛋白正常(铁被储存于组织中,无法利用)。
- 肿瘤:骨髓肿瘤(如白血病)直接抑制造血;淋巴瘤、乳腺癌等消耗性疾病导致营养不良和慢性失血;或肿瘤转移破坏骨髓微环境。
遗传与先天因素:幼猫高发
部分纯种猫因遗传缺陷易发贫血,多在幼年期发病。
- 丙酮酸激酶缺乏症:见于 Abyssinian、 Somali 猫,丙酮酸激酶是红细胞代谢关键酶,缺乏会导致红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寿命缩短,呈慢性溶血性贫血。
- 先天性红细胞生成异常性贫血:如 Devon Rex 猫的“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因基因突变导致血红素合成障碍,骨髓生成幼稚、无效红细胞。
骨髓功能障碍:造血“工厂”罢工
骨髓是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场所,若骨髓本身病变,无法正常造血,会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AA)。
- 原发性骨髓衰竭:如 aplastic anemia(骨髓造血组织被脂肪替代)、骨髓纤维化(纤维组织增生抑制造血)。
- 继发性骨髓抑制:由病毒感染(FeLV、FIV)、化疗药物、放射线、重金属中毒(如苯)等损伤骨髓干细胞,导致造血停滞。
不同原因贫血的典型表现与检查要点
为更直观对比,以下表格归纳常见贫血类型的特点:
贫血原因 | 贫血类型 | 典型症状 | 关键检查 |
---|---|---|---|
营养缺乏(铁/B12) | 小细胞性/大细胞性 | 黏膜苍白、异食癖、生长迟缓 | 血常规(MCV/MCHC)、血清铁、维生素B12 |
急性失血 | 正细胞性 | 休克、心率加快、腹围增大(内出血) | PCV、血压、超声/CT(寻找出血点) |
溶血性贫血 | 正细胞性/大细胞性 | 黄疸(黏膜发黄)、脾脏肿大、茶色尿 | Coombs试验、血涂片(可见破碎红细胞) |
慢性肾病 | 正细胞性 | 多饮多尿、体重下降、虚弱 | 肾功能(肌酐/尿素氮)、EPO水平 |
遗传性贫血 | 小细胞性/正细胞性 | 幼猫反复贫血、生长发育不良 | 基因检测、骨髓穿刺 |
诊断与重要性
猫咪贫血需通过血常规(评估红细胞形态、数量)、生化(检查肝肾功能、营养指标)、粪便检查(寄生虫)、影像学(超声/ X光观察脏器)及骨髓穿刺(评估造血功能)等综合判断,不同原因的治疗差异极大:营养缺乏需补充铁剂/B12,失血需止血/输血,溶血需免疫抑制/去除病因,慢性病需控制原发病,若不及时处理,严重贫血可导致心衰、器官缺氧死亡,因此发现猫咪精神萎靡、牙龈苍白、呼吸急促时,需立即就医,切勿自行用药或“补血”。
相关问答 FAQs
Q1:猫咪贫血可以自己喂食猪肝、红枣“补血”吗?
A:不建议,猪肝虽含铁丰富,但长期大量喂食可能导致维生素A中毒,加重肝脏负担;红枣对猫无明确补血作用,且高糖可能引发腹泻,若贫血由缺铁引起,需在兽医指导下使用宠物专用铁剂(如硫酸亚铁),并明确是否合并其他营养缺乏或疾病,避免掩盖病情。
Q2:贫血一定是严重疾病吗?轻度贫血需要治疗吗?
A:贫血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血红蛋白浓度(轻度:<9g/dL,中度:6-9g/dL,重度:<6g/dL)和原发病,轻度贫血可能由短暂应激或轻度营养缺乏引起,但也可能是慢性疾病(如早期肾病、肿瘤)的早期信号,即使症状轻微,也需通过检查明确原因,避免延误治疗,钩虫引起的慢性失血贫血,若不驱虫,会逐渐加重导致重度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