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输血过敏是指在接受输血治疗过程中或输血后,由于免疫系统对输入的血液成分产生异常应答而引发的不良反应,属于输血不良反应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与溶血反应、发热反应等不同,输血过敏主要与狗狗的免疫状态、供血犬血液成分及输血操作等因素相关,若不及时识别和处理,可能进展为危及生命的过敏性休克,因此需要宠物主人和兽医高度重视。
狗狗输血过敏的常见原因
狗狗输血过敏的核心机制是免疫系统将输入的血液成分识别为“异物”,从而触发过敏反应,具体原因包括:
- 血浆蛋白过敏:供血犬血浆中的IgA、白蛋白、球蛋白等蛋白成分,若受血犬缺乏相应的降解酶或曾接触过类似蛋白(如多次输血、妊娠),可能产生抗体,再次接触时引发过敏。
- 供血犬抗体介导:供血犬血液中的抗体(如抗IgA抗体)与受血犬的免疫球蛋白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过敏反应。
- 狗狗自身免疫状态异常:部分狗狗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如免疫球蛋白缺乏症)或继发性免疫功能紊乱(如慢性感染、肿瘤),对异体血液的耐受性降低。
- 输血操作相关因素:输血速度过快(短时间内大量异体蛋白进入)、血液制品污染(如细菌内毒素)、输血器具残留消毒剂等,可能直接刺激免疫系统或作为过敏原诱发反应。
狗狗输血过敏的临床症状表现
根据反应严重程度,狗狗输血过敏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症状涉及皮肤、呼吸、消化、心血管等多个系统,具体表现如下:
分级 | 症状表现 | 处理优先级 |
---|---|---|
轻度 | 局部或全身皮肤瘙痒(频繁抓挠、舔舐)、皮肤出现散在红斑或轻微荨麻疹、精神稍差(食欲略降、嗜睡) | 观察监测,必要时药物干预 |
中度 | 广泛性荨麻疹(皮肤隆起红色风团)、面部或四肢水肿(眼睑、嘴唇肿胀)、呼吸急促(呼吸频率>40次/分)、心率加快(小型犬>140次/分,大型犬>120次/分)、呕吐(1-2次/小时)、腹泻(稀软便) | 立即停止输血,药物+支持治疗 |
重度 | 呼吸困难(张口呼吸、喘息)、发绀(牙龈、眼结膜发紫)、心率失常(心率不齐、心音微弱)、血压下降(休克表现:四肢冰冷、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秒)、体温升高(>40℃)或降低(<37℃)、抽搐、昏迷 | 立即急救,抗休克+多系统支持 |
狗狗输血过敏的紧急处理流程
一旦怀疑狗狗发生输血过敏,需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以控制症状、防止病情恶化:
- 立即停止输血,保留通路:第一时间夹闭输血器,停止血液输入,但保留静脉留置针(连接生理盐水),以便后续给药和补液。
- 隔离并评估过敏原:将狗狗转移至安静、温暖的环境,避免刺激;同时检查剩余血液制品(是否过期、污染)、输血器具(是否消毒不彻底),并记录输血开始至出现症状的时间(有助于判断速发/迟发型过敏)。
- 药物对症治疗:
- 轻度:肌肉注射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2-4mg/kg),每8小时一次;口服维生素C(50-100mg/次,每日2次),辅助抗氧化。
- 中度: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地塞米松,0.5-1mg/kg),快速抑制免疫反应;同时给予氧气吸入(流量100-200ml/min,通过面罩或氧气笼),缓解呼吸困难。
- 重度:首选肾上腺素(0.01-0.05mg/kg,皮下或静脉注射),收缩血管、升高血压;快速补液(乳酸林格氏液,20-40ml/kg,静脉滴注)抗休克,纠正循环血容量;若出现抽搐,静脉注射地西泮(0.5-1mg/kg)镇静。
-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治疗期间持续监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黏膜颜色、精神状态及尿量(反映循环灌注),每15-30分钟记录一次,直至症状稳定。
狗狗输血过敏的预防措施
预防是减少输血过敏的关键,尤其对于高风险犬只(如曾发生过敏、多次输血、免疫缺陷),需采取针对性措施:
- 输血前筛查与配型:
- 交叉配血:输血前进行主侧(受血犬血清+供血犬红细胞)和次侧(供血犬血清+受血犬红细胞)交叉配血,确保红细胞相容性,减少抗体介导的过敏风险。
- 血浆蛋白检测:对多次输血或过敏史犬只,检测血清IgA水平(若IgA缺乏,需选择低IgA或洗涤红细胞制品)。
- 预处理高风险犬只:输血前30分钟,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0.5mg/kg)或静脉注射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5-10mg/kg),降低免疫系统敏感性。
- 规范输血操作:
- 控制输血速度:首15分钟以0.5-1ml/kg·h缓慢滴注(密切观察),无异常后加快至5-10ml/kg·h(全血)或10-20ml/kg·h(血浆)。
- 血制品预处理:使用前将血液制品复温至37℃(避免低温刺激),可选择洗涤红细胞(去除血浆蛋白,降低过敏风险)。
- 全程监测:输血过程中,前30分钟每5分钟观察一次犬只状态(皮肤、呼吸、精神),之后每15分钟一次,输血结束后继续观察1小时(迟发型过敏多发生在输血后2-24小时)。
相关问答FAQs
Q1:狗狗输血过敏后,以后还能输血吗?
A1:需根据过敏原因和严重程度综合判断,若为轻度过敏(仅轻微瘙痒、荨麻疹),且明确过敏原(如特定血浆蛋白),可选择去除该成分的血液制品(如洗涤红细胞、血浆替代液),并在输血前提前使用抗过敏药物,通常可再次输血;若为重度过敏或反复发生,需谨慎评估,必要时进行供血犬筛选(选择无特定抗体的供血犬),并在兽医严密监护下输血,同时做好急救准备。
Q2:输血过程中狗狗出现瘙痒,一定是过敏吗?如何区分?
A2:不一定,瘙痒也可能是输血速度过快、血液温度过低或应激反应的表现,区分关键在于伴随症状:若仅轻微瘙痒,且无皮肤红斑、呼吸困难、呕吐等其他异常,多为非过敏因素(可减慢输血速度、复温血液后观察);若瘙痒伴随荨麻疹、眼睑肿胀、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症状,则高度提示过敏反应,需立即停止输血并按上述流程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