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疥螨是由疥螨科疥螨属的犬疥螨(Sarcoptes scabiei var. canis)寄生在狗狗皮肤角质层内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俗称“疥疮”,该病不仅会导致狗狗剧烈瘙痒和皮肤损伤,还可能因继发感染影响健康,甚至通过接触传染给其他动物或人类(人感染多为短暂性,表现为皮肤丘疹和瘙痒),因此需要及时识别和规范治疗。

狗狗疥敖螨

病原体与生活史

犬疥螨呈圆形、淡黄色,体型微小(雌虫约0.3-0.5mm,雄虫稍小),肉眼难以看见,需借助显微镜观察,其生命周期包括卵、幼虫、若虫和成虫四个阶段,全程约2-3周,雌虫在皮肤角质层内挖掘隧道,并在其中产卵(每天可产卵10-50枚),卵经3-8天孵化为幼虫,幼虫在皮肤表面活动,经若虫阶段发育为成虫,成虫交配后雌虫再次钻入皮肤产卵,形成循环,疥螨对温度敏感,适宜生存温度为20-30℃,低于10℃或高于37℃时活动减弱,因此狗狗皮肤温度较高时(如被毛覆盖部位、运动后)瘙痒症状往往更明显。

传播途径与易感群体

疥螨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健康犬与病犬接触(如互相舔舐、共用窝垫、玩具等)即可感染,间接接触被疥螨或虫卵污染的环境(如犬舍、地毯、主人衣物)也可能导致感染,各年龄段、品种的犬均易感,但幼犬、老年犬、免疫力低下犬(如患有基础疾病、营养不良)更易发病,且症状可能更严重,值得注意的是,疥螨病在犬群中易爆发,尤其是在卫生条件差、饲养密度高的环境中。

临床症状

疥螨病的典型症状是剧烈瘙痒,且夜间或环境温暖时瘙痒加剧,狗狗会通过摩擦、啃咬、抓挠患部试图缓解,导致皮肤继发损伤,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

  • 急性期:初期多见于耳廓、肘部、腋下、腹部、腹股沟等皮肤薄嫩、毛发稀疏部位,出现红斑、丘疹,伴随剧烈瘙痒,随着病情进展,患部皮肤因抓挠出现脱毛、结痂(黄色或黑色痂皮,由渗出液、皮屑、血痂等形成),皮肤增厚、粗糙,形成“象皮样”病变,若继发细菌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可出现脓疱、溃疡,伴有渗出和恶臭,狗狗可能因疼痛和不适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下降、消瘦等症状。

    狗狗疥敖螨

  • 慢性期:若未及时治疗,病程迁延数月甚至数年,瘙痒症状可能减轻,但皮肤病变范围扩大,可蔓延至面部、四肢、背部全身,皮肤出现大面积脱毛、色素沉着、褶皱增多,严重时因剧烈瘙痒导致狗狗自我损伤,引发全身性感染。

诊断方法

疥螨病的诊断需结合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避免仅凭瘙痒和皮肤病变误判(如与蠕形螨病、过敏性皮炎、真菌感染等鉴别)。

实验室检查方法

检查方法 操作步骤 优缺点
皮肤刮片显微镜检查 用手术刀刮取患部皮肤深层皮屑(直至轻微出血),滴加10%氢氧化钾溶液,镜检寻找疥螨成虫、幼虫、虫卵或粪便。 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缺点:阳性率受刮取深度、部位影响(若虫和成虫较少时易漏诊)。
皮肤活检 取患部皮肤组织(含部分皮下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 优点:准确性高,可观察到疥螨隧道、虫体及皮肤病理变化;缺点:创伤较大,需麻醉。
PCR检测 提取皮屑或皮肤组织DNA,检测疥螨特异性基因片段。 优点:敏感性高,可检测微量虫体;缺点:成本较高,基层医院开展受限。

治疗方案

疥螨病的治疗需采取“杀灭虫体+控制继发感染+环境消毒”的综合措施,且需坚持足够疗程(通常4-6周),避免因症状缓解过早停药导致复发。

全身性药物治疗

  • 伊维菌素:大环内酯类抗寄生虫药,通过干扰虫体神经传导杀死疥螨,剂量为0.2-0.3mg/kg,皮下注射或口服,每周1次,连续4-6次。注意:柯利犬、牧羊犬等MDR1基因突变品种对伊维菌素敏感,易出现神经毒性(如共济失调、昏迷),禁用或慎用,需提前基因检测。
  • 塞拉菌素:大环内酯类外用滴剂,每月1次,背部皮肤滴注,药物通过皮脂腺分布至全身,对疥螨高效,安全性高,适合幼犬及敏感品种。
  • 阿福拉纳:新型异唑啉类驱虫药,每月1次口服,剂量为2.5-5mg/kg,通过阻断虫体氯离子通道杀死疥螨,安全性良好,适用于各年龄段犬。

局部治疗

  • 药浴:使用双甲脒(0.025%浓度)、伊维菌素(0.05%浓度)或石硫合剂(3%-5%浓度)药浴,每周1次,连用3-4次,药浴需彻底湿润被毛和皮肤,浸泡5-10分钟后冲洗干净,避免药物残留刺激。
  • 患部涂抹:瘙痒严重时,可涂抹皮质类固醇药膏(如地塞米松软膏)短期缓解症状,但需配合杀螨药物,避免长期使用导致免疫抑制。

继发感染控制

若继发细菌感染,需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如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口服,剂量22-30mg/kg,每日2次,连用2-3周);或局部使用抗生素软膏(如莫匹罗星),若出现脓皮病,可配合局部清洁(如氯己啶溶液湿敷)。

狗狗疥敖螨

环境消毒

疥螨在体外环境中可存活3-21天,需彻底消毒犬舍、窝垫、玩具、衣物等,可用50-60℃热水浸泡纺织品,或使用杀螨剂(如敌敌畏1:500倍稀释、双甲脒0.05%溶液)喷洒环境,每周1次,连续4周,同时避免健康犬与病犬接触,隔离治疗期间专人护理,治疗结束后需复查(停药2周后皮肤刮片阴性方可解除隔离)。

预防措施

  • 定期驱虫:每月使用体外驱虫药(如塞拉菌素、阿福拉纳、非泼罗里尼等),尤其对散养犬、多犬家庭更需重视。
  • 避免接触传染源:不与流浪犬、疑似患病犬接触,遛犬时牵绳,减少接触未知环境的机会。
  • 环境卫生:定期清洁犬舍、窝垫,保持环境干燥通风,避免潮湿(疥螨在潮湿环境中存活时间延长)。
  • 增强免疫力:提供均衡营养,定期体检,及时治疗基础疾病,提升狗狗自身抵抗力。

相关问答FAQs

Q1:狗狗得了疥螨,人会被传染吗?需要隔离治疗吗?
A1:疥螨可以短暂感染人类,表现为接触部位(如手臂、腹部)出现红色丘疹、瘙痒,但人的皮肤不适合犬疥螨长期寄生,通常1-3周可自愈,建议暂时隔离病犬,避免与狗狗密切接触(如拥抱、同床),接触后及时洗手,若出现皮肤症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抗真菌药膏,症状严重时及时就医,无需特殊治疗即可恢复。

Q2:治疗疥螨时,为什么需要坚持4-6周,不能提前停药?
A2:疥螨的生命周期约2-3周,且虫卵和幼虫对药物的敏感性较低,若提前停药,可能残留未杀死的幼虫或虫卵,导致病情复发,皮肤屏障的修复需要时间,过早停药即使虫体被杀灭,受损皮肤也可能因继发感染再次出现症状,需按疗程用药,并在停药2周后复查皮肤刮片,确认阴性方可停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