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腹水是指腹腔内异常液体积聚,常见于肝病、心脏病、传染性腹膜炎、肿瘤或低蛋白血症等疾病,导致腹部膨隆、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症状,腹水穿刺是兽医临床上常用的诊断和治疗手段,通过穿刺抽取腹腔积液,快速缓解狗狗的压迫症状,同时可对积液进行实验室检查,明确病因,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狗狗腹水穿刺视频”的内容逐渐增多,这类视频虽有助于宠物主人了解操作流程,但需注意其专业性和安全性,避免盲目模仿,本文将详细解读狗狗腹水穿刺的相关知识,包括操作原理、步骤、风险及视频学习的注意事项。
腹水穿刺的必要性与适应症
腹水穿刺的核心目的分为诊断性和治疗性两类,诊断性穿刺主要用于获取腹水样本,通过常规检查(如细胞计数、蛋白定量)、生化检测、细菌培养或细胞学检查,区分积液是漏出液(如低蛋白血症、心源性)还是渗出液(如感染、肿瘤),为原发病诊断提供依据,治疗性穿刺则针对大量腹水导致呼吸窘迫、行动困难的狗狗,通过抽液降低腹腔压力,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并非所有腹水都需穿刺,其适应症包括:① 腹腔积液量过大,引起明显压迫症状(如呼吸困难、腹部紧绷);② 需明确积液性质以指导治疗;③ 药物或保守治疗效果不佳,需反复抽液缓解症状,而禁忌症则包括:① 凝血功能障碍(如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② 腹腔内有广泛粘连或肿瘤浸润;③ 穿刺部位皮肤感染;④ 严重休克或全身状况极差,无法耐受操作。
腹水穿刺的操作步骤(结合视频内容解析)
规范的腹水穿刺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流程,以下步骤可在专业视频中清晰观察到,但需强调:此操作必须由专业兽医执行,宠物主人切勿自行尝试。
术前准备
- 物品准备:无菌穿刺包(含穿刺针、注射器、消毒棉球、止血钳)、保定工具(如诊疗台、束缚带)、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急救药品(如肾上腺素,以防过敏或休克)、无菌手套、腹水容器(用于送检)。
- 狗狗评估:术前需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指标,评估心肺功能;对紧张或躁动的狗狗,可酌情使用镇静剂。
- 保定:通常采用仰卧保定,固定头部和四肢,暴露腹部;若狗狗腹压过高难以平卧,也可采用侧卧位,确保穿刺部位稳定。
穿刺定位
穿刺点选择是关键,视频中常定位在脐部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避开正中血管和神经),或脐部旁开2-3cm(左侧或右侧均可),定位后用记号笔标记,并用碘伏或酒精以穿刺点为中心,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皮肤,直径≥10cm,待干后铺无菌洞巾。
局部麻醉
用细针头在标记点皮内注射少量利多卡因,形成皮丘;随后更换 longer 针头,向深层组织浸润麻醉,减少穿刺时的疼痛反应,视频中可清晰观察到麻醉后狗狗局部肌肉松弛,挣扎减少。
穿刺与抽液
术者戴无菌手套,用止血钳固定穿刺针尾部(针芯可用针芯堵塞,防止组织进入针管),以30°-45°角缓慢刺入皮肤,针尖朝向头侧或尾侧,同时回抽注射器,一旦有突破感(穿过腹膜)且抽出液体,停止进针,固定针头,随后缓慢抽液,一般首次抽液量不超过腹腔积液总量的1/3(或成年犬不超过500-1000ml,小型犬不超过200-300ml),避免腹压骤降导致循环衰竭,抽液过程中需密切观察狗狗呼吸、心率,若出现挣扎、呼吸急促,应立即停止。
术后处理
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立即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3-5分钟,防止出血或渗漏;随后用胶布固定,送检腹水样本(需分装至抗凝管、干燥管,注明检查项目),术后将狗狗安置于安静环境,限制剧烈运动,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渗液,监测精神、食欲及呼吸情况。
腹水穿刺的风险与并发症
尽管腹水穿刺是相对安全的操作,但仍存在一定风险,视频中可能未充分展示潜在危险,需警惕:
- 出血:穿刺针损伤腹壁血管或腹腔脏器(如肝脏、脾脏),导致腹腔内或皮下出血,表现为穿刺部位肿胀、贫血。
- 感染:无菌操作不严格可能引发腹膜炎或局部感染,需术后使用抗生素预防。
- 脏器损伤:操作不当可能刺破肠管、膀胱等,导致腹膜炎或尿漏,需立即手术修复。
- 循环衰竭:抽液过快过多,使腹压骤降,回心血量减少,引发休克。
- 腹水渗漏:穿刺点过大或按压不当,导致腹水从皮下渗出,需局部加包扎。
腹水穿刺视频学习的注意事项
网络上流传的“狗狗腹水穿刺视频”多为教学或科普目的,宠物主人观看时需注意:
- 明确视频专业性:优先选择由正规动物医院或兽医教育机构发布的视频,确保操作流程符合规范(如无菌步骤、定位准确性),避免非专业人士拍摄的“经验分享”视频,以免误导。
- 区分“操作演示”与“实际治疗”:教学视频可能简化术前准备或术后处理,实际临床中需根据狗狗个体情况调整,如凝血异常者需先纠正凝血功能才能穿刺。
- 切勿自行模仿:腹水穿刺对操作技术和经验要求高,宠物主人缺乏保定、麻醉、应急处理能力,强行操作可能导致狗狗受伤或病情加重。
- 关注原发病治疗:穿刺仅为对症治疗,腹水易反复,需结合病因(如肝病保肝、心脏病强心、抗感染等)进行综合治疗,视频中可能未强调这一点。
术后护理与原发病管理
穿刺后护理对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 穿刺点护理:保持干燥,每日观察有无红肿、渗液,3天内避免洗澡,防止感染。
- 饮食与活动:给予易消化、高蛋白食物(如需低蛋白饮食则遵医嘱),限制剧烈运动,避免腹部受压。
- 定期复查:根据腹水增长情况,遵医嘱决定是否重复穿刺;同时复查腹水常规、生化及原发病相关指标,评估治疗效果。
相关问答FAQs
问:狗狗腹水穿刺后,腹水又涨起来了怎么办?
答:腹水反复增长是常见问题,需首先明确原因:① 原发病未控制(如肝硬化、肿瘤进展);② 低蛋白血症未纠正;③ 心功能持续恶化,建议及时复查腹水性质(如是否为乳糜性、血性)及原发病指标,调整治疗方案,如补充白蛋白、利尿剂(呋塞米)治疗、或针对肿瘤进行化疗/放疗,若积液量过大导致明显症状,可在兽医评估后重复穿刺,但需控制抽液频率和量,避免并发症。
问:观看腹水穿刺视频时,如何判断操作是否规范?
答:可通过以下几点初步判断:① 术前是否进行消毒、铺无菌洞巾;② 穿刺点是否避开血管(视频中可见穿刺针回抽无血);③ 是否使用局部麻醉(狗狗无明显痛苦反应);④ 抽液速度是否缓慢(视频中未见狗狗挣扎或呼吸急促);⑤ 术后是否按压穿刺点并包扎,若视频中省略无菌步骤、狗狗剧烈挣扎或抽液过快,可能存在操作不规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