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胃扭转-胃扩张综合征(GDV),俗称“胃垂水”,是犬类常见的急危重症,尤其高发于大型深胸犬,该病指胃内异常积聚大量气体和/或液体,导致胃部急剧扩张,并可能围绕自身轴心发生扭转(顺时针或逆时针),进而压迫腹腔血管、膈肌,阻碍静脉回流和动脉供血,引发休克、胃壁坏死,甚至死亡,需紧急救治。

狗狗胃垂水

病因:多种因素叠加的“定时炸弹”

狗狗胃扭转的发生是遗传、解剖、饮食等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诱因可通过下表梳理:

病因类别 具体表现
解剖结构 深胸犬(如大丹犬、 giant schnauzer)胸腔容积大,胃韧带松弛,易移位扭转;老年犬胃韧带弹性下降。
饮食管理 一次性大量进食(干粮泡发后体积膨胀)、进食后立即剧烈运动(奔跑、跳跃)、饭后大量饮水。
品种遗传 大型犬和高胸犬发病率显著高于小型犬,常见品种包括大丹犬、爱尔兰猎狼犬、杜宾犬、金毛寻回犬等。
年龄与健康状况 老年犬(胃功能退化)、幼犬(消化系统未发育完善)、有胃病史(如慢性胃炎)的犬只风险更高。

症状:从“胀气”到“休克”的快速进展

胃扭转发病急骤,症状在数小时内迅速恶化,需高度警惕以下表现:

  • 核心症状:腹部膨隆如“鼓”,敲击呈鼓音(气体积聚);频繁干呕但无呕吐物(胃出口被扭转堵塞);大量流涎(口腔分泌物无法吞咽);呼吸急促困难(膈肌受压,肺部扩张受限)。
  • 疼痛反应:弓背、腹部触摸时嚎叫或躲闪(胃壁神经受刺激);眼神呆滞、精神极度沉郁。
  • 循环障碍:牙龈苍白或发绀(缺氧);心率加快(>180次/分,早期代偿,后期衰竭);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按压牙龈后恢复颜色超2秒)。
  • 全身症状:体温升高(早期应激)或降低(晚期休克);肌肉震颤、虚弱无法站立;严重时出现昏迷、休克死亡。

诊断:影像学检查是“金标准”

兽医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

狗狗胃垂水

  • 体格检查:评估腹部膨隆程度、触诊疼痛反应、听诊肠鸣音消失(胃扩张压迫肠道)、监测生命体征(心率、呼吸、体温)。
  • X光检查:是确诊关键,腹部侧位X光可见扩张的胃部占据大部分腹腔,内有大量液气平面;正位X光可见胃底位置异常(扭转时胃大弯向左或向右移位),典型病例可见“双泡征”(胃内气体与液体分层)。
  • 血液检查:评估脱水程度(红细胞压积PCV升高)、电解质紊乱(低钾、低钠)、器官损伤(如肝酶、肌酐升高,提示休克导致缺血)。

治疗:争分夺秒的“抢救三部曲”

胃扭转需立即手术,否则死亡率超30%,术后死亡率约15%-20%,治疗分为三步:

  1. 紧急 stabilization:抗休克治疗(快速静脉输注乳酸林格氏液,补充血容量);纠正电解质紊乱(如补钾);缓解疼痛(给予阿片类药物);必要时穿刺减压(用粗针经腹壁穿刺胃部,释放气体/液体,降低腹腔压力)。
  2. 手术治疗:开腹探查,将扭转的胃复位(顺时针或逆时针扭转需反向旋转);检查胃壁活力(若胃壁发黑、坏死,需切除坏死部分);行胃固定术(将胃壁与腹壁固定,预防再次扭转);同时检查脾脏(扭转可能压迫脾脏导致脾梗死,必要时脾切除术)。
  3. 术后护理:禁食禁水48小时,静脉输液维持营养;抗生素预防感染;逐步恢复饮食(从少量流食开始,少食多餐);限制运动1-2周,避免剧烈活动。

预防:降低风险的“日常管理”

针对高危犬,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发病概率:

  • 饮食管理:采用“少量多餐”(每日3-4顿,每顿控制量);使用防快速进食碗(减缓进食速度);避免干粮泡发后立即喂食(泡发后体积膨胀数倍,易致胃扩张);饭后1小时内限制运动(禁止奔跑、跳跃,可缓慢散步)。
  • 环境调整:深胸犬可考虑预防性胃固定术(尤其有家族史犬只);避免饭后大量饮水(少量多次饮水);保持犬只体重在正常范围(肥胖增加胃负担)。

相关问答FAQs

Q1:狗狗胃扭转和普通胃胀有什么区别?如何初步判断?
A:普通胃胀(如消化不良)多为气体积聚,症状较轻(轻度腹胀、偶有呕吐、精神稍差),可通过禁食、按摩缓解;胃扭转则是胃部扩张+扭转,症状急剧恶化(腹部鼓胀如球、干呕无物、呼吸急促、剧烈疼痛),是致命急症,需立即送医,初步判断:若狗狗饭后出现无法呕吐的干呕、腹部异常膨隆,无论精神状态如何,均需紧急就医。

狗狗胃垂水

Q2:哪些狗狗最容易得胃扭转?日常如何预防?
A:大型深胸犬(如大丹犬、爱尔兰猎狼犬)、老年犬、进食过快的犬只(如比格犬)、有胃病史的犬只为高危群体,预防措施包括:使用慢食碗、控制每顿食量(不超过每日总量的1/3)、饭后限制运动1小时、避免饭后大量饮水、定期体检(尤其老年犬),建议高危犬与兽医沟通预防性胃固定术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