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狗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CDV)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感染犬科动物(如狗、狼、狐狸等),也可见于浣熊、貂、鼬等动物,该病毒侵害多个系统,以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特征,幼犬、老年犬及免疫缺陷犬更易感,死亡率高达50%以上,即使治愈也可能留下神经系统后遗症,是危害犬类健康的重大传染病之一。
病原体特性
犬瘟热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为单股负链RNA病毒,有囊膜,病毒颗粒呈球形,直径约150-300纳米,该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弱,对热、干燥、紫外线及常用消毒剂(如3%氢氧化钠、0.5%过氧乙酸)敏感,56℃30分钟即可灭活,但在-70℃条件下可长期保存,病毒感染后主要存在于病犬的鼻液、唾液、眼泪、尿液、粪便及脑脊液中,通过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也可经胎盘垂直感染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
传播途径
犬瘟热的传播方式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见表1),其中直接接触和空气飞沫是最主要的途径,尤其是在犬只密集的环境中(如犬舍、宠物店、救助站)更易暴发流行。
表1:犬瘟热主要传播途径
| 传播途径 | 具体方式 | 易感动物 |
|----------------|--------------------------------------------------------------------------|------------------------------|
| 直接接触传播 | 与病犬或带毒犬的分泌物(鼻液、唾液)、排泄物(尿液、粪便)直接接触 | 未接种疫苗的犬、幼犬、老年犬 |
| 空气飞沫传播 | 吸入病犬咳嗽、打喷嚏产生的含病毒飞沫(尤其密闭空间) | 同上 |
| 间接接触传播 |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食盆、垫料、衣物、主人衣物等)后经黏膜或破损皮肤感染 | 同上 |
| 垂直传播 | 母犬妊娠期感染病毒,经胎盘传给胎儿 | 胎儿(可能导致流产或畸形) |
临床症状
犬瘟热的潜伏期为3-6天,最长可达21天,症状复杂多样,根据侵害系统可分为以下几期,部分病犬可能表现为单一型或混合型:
前驱期
病犬突然精神沉郁、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至39.5-41℃,持续1-2天后体温暂时恢复正常,此时易被误认为普通感冒,部分病犬出现眼鼻分泌物增多(浆液性)、轻度咳嗽,此时病毒已开始复制并扩散至淋巴系统。
急性期
体温再次升高(呈双相热型),持续数周,症状加重:
- 呼吸系统:眼鼻分泌物转为脓性,结膜红肿、有脓性眼屎,咳嗽、流鼻涕,严重时出现肺炎(呼吸困难、肺部听诊有啰音);
- 消化系统:呕吐、腹泻(粪便呈水样或带血)、脱水、腹部触痛,幼犬常因严重脱水死亡;
- 皮肤症状:部分病犬腹股沟、腋下等皮肤出现红色丘疹或脓疱疹,后期可能结痂脱落;
- 神经症状:多见于疾病后期,表现为抽搐、转圈、共济失调、肌肉震颤、咀嚼肌痉挛(空嚼),甚至昏迷,部分病犬在恢复期后仍会遗留癫痫、行为异常等后遗症。
晚期
若未及时治疗,病犬因严重脱水、继发感染(如细菌性肺炎)或多器官衰竭死亡,病程约1周至1个月,死亡率高达80%以上。
诊断
犬瘟热的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需结合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测及流行病学史综合判断,避免误诊(如与犬传染性气管炎、细小病毒感染混淆),常用诊断方法见表2:
表2:犬瘟热主要诊断方法
| 诊断方法 | 原理 | 优点 | 缺点 |
|----------------|----------------------------------------------------------------------|--------------------------|--------------------------------------|
| 快速试纸条检测 | 检测病犬眼鼻分泌物、尿液中的病毒抗原 | 操作简便、快速(15-20分钟) | 假阳性率高(尤其感染后期病毒量少时) |
| PCR检测 | 检测血液、组织(如肺、淋巴结)中的病毒核酸 | 敏感性高、特异性强 | 需专业实验室、成本较高 |
| 血清学检测 | 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IgM、IgG),IgM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升高提示恢复 | 可辅助判断感染阶段 | 需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对比 |
| 包涵体检查 | 取病犬膀胱黏膜、眼结膜刮片,染色后观察细胞内包涵体(病毒集落) | 成本低 | 阳性率低(仅30%-50%) |
治疗原则
目前犬瘟热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治疗以“对症支持、控制继发感染、维持体液平衡”为原则,需在兽医指导下进行:
- 抗病毒治疗:使用干扰素(如重组犬干扰素)、单克隆抗体(如犬瘟热单抗),抑制病毒复制;
- 控制继发感染: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曲松),预防细菌性肺炎、肠炎;
- 对症治疗:退热(对乙酰氨基酚)、补液(静脉滴注乳酸林格氏液、葡萄糖)、止吐止泻(蒙脱石散、益生菌)、营养支持(静脉营养液、易消化处方粮);
- 神经症状控制:抽搐时给予苯巴比妥、地西泮,降低神经兴奋性。
注意事项:治疗需持续至症状完全消失后1周,避免过早停药导致复发;幼犬、老年犬及重症犬需住院监护,密切监测体温、心率、呼吸及血常规变化。
预防措施
预防犬瘟热的关键是“疫苗接种+环境管理”,具体措施如下:
- 疫苗接种:幼犬需在6-8周龄首免,间隔2-3周加强免疫1次(共3次),之后每年接种1次加强针;成年犬每年定期复查抗体水平,不足时及时补种;
- 避免接触:幼犬未完成免疫前避免外出,不与陌生犬接触,避免前往犬只密集场所;
- 环境消毒:定期对犬舍、食盆、玩具用0.5%过氧乙酸或3%氢氧化钠溶液消毒,保持环境通风干燥;
- 母犬免疫:妊娠母犬需提前接种疫苗,确保幼犬通过母乳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期约6-8周);
- 增强抵抗力:提供优质狗粮、适量运动,避免应激(如环境突变、过度惊吓),提高犬只自身免疫力。
相关问答FAQs
Q1:犬瘟热能治好吗?治疗周期多久?
A:犬瘟热的治愈率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时机及个体免疫力密切相关,早期(前驱期、急性早期)发现并规范治疗,治愈率可达50%-70%;若出现神经症状或严重继发感染,治愈率不足20%,且可能留下后遗症,治疗周期一般为2-4周,轻症病犬需住院1-2周,重症病犬可能需1个月以上,即使症状消失也需继续观察2周,防止复发。
Q2:打过疫苗的狗狗还会得犬瘟热吗?为什么?
A:可能,但概率极低,常见原因包括:①疫苗质量问题(如储存不当失效、疫苗过期);②免疫程序不当(如幼犬母源抗体过高干扰疫苗效果,或未完成全程免疫);③个体免疫低下(如患有免疫缺陷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④病毒变异(现有疫苗对变异株保护力有限),若接种疫苗后仍怀疑感染,需立即就医进行PCR检测,并补种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