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结石是犬类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之一,指膀胱内形成的矿物质结晶体凝结而成的固体结构,可导致狗狗排尿困难、尿血、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能引发尿路梗阻甚至肾衰竭,对狗狗的生命健康构成威胁,不同品种、年龄、性别及生活习惯的狗狗均可发病,但小型犬(如贵宾、比熊、泰迪)、公犬及老年犬的发病率相对更高,需引起主人高度重视。

膀胱结石的狗狗

膀胱结石的成因

膀胱结石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过程,涉及多种因素相互作用,主要包括饮食结构、尿液理化性质、泌尿系统感染、遗传及代谢异常等。
饮食因素是最常见的诱因,若狗狗长期摄入高矿物质(如镁、磷、钙)的食物,或食物中草酸、嘌呤含量过高,会导致尿液中这些物质的浓度超过饱和度,易析出结晶并逐渐聚集形成结石,长期以肉类、内脏为主食的狗狗,尿液中尿酸和铵含量升高,易形成尿酸铵结石;而过量摄入钙质或维生素D,可能促进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尿液pH值异常同样关键,正常犬尿液pH值多在6.0-7.0(弱酸性至中性),若因饮食、感染或代谢问题导致尿液偏酸(pH<6.0),易形成草酸钙、胱氨酸结石;若偏碱(pH>7.0),则易形成磷酸铵镁、磷酸钙结石,尿素酶阳性细菌(如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感染时,可分解尿素产生氨,使尿液碱化,促进磷酸铵镁结石(俗称“感染性结石”)形成。
泌尿系统感染与结石形成互为因果,细菌感染后,炎性渗出物、脱落的上皮细胞及细菌本身可作为结石的核心,促使矿物质沉积;而结石的存在又会损伤尿路黏膜,增加感染风险,形成“感染-结石-再感染”的恶性循环。
遗传因素也不容忽视,如贵宾犬易患胱氨酸结石,杜宾犬易患尿酸铵结石;代谢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高钙血症、肝门脉分流导致尿铵排泄增多)或尿路解剖结构异常(如尿道狭窄、膀胱憩室)也可能诱发结石。

膀胱结石的临床症状

膀胱结石的症状取决于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及是否引起尿路梗阻,小型结石或数量较少时,狗狗可能无明显表现,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而当结石较大、较多或移动至尿道口时,典型症状会逐渐显现。
排尿异常是最常见的表现,包括尿频(频繁蹲下排尿但尿量少)、尿急(未到排尿地点便有排尿动作)、排尿困难(排尿时弓背、呻吟、努责,尿流细弱或呈滴状),部分狗狗会出现尿失禁(无意识漏尿)。
血尿是重要警示信号,尿液呈粉红色、红色或茶色,多因结石摩擦膀胱黏膜导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尿可间歇性出现,尤其在运动或排尿后加重。
疼痛反应不可忽视,当结石刺激膀胱或引起痉挛时,狗狗会表现出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腹部触摸敏感(抗拒触碰下腹部),严重时会出现躲藏、攻击等行为异常。
若结石完全阻塞尿道(常见于公犬),会导致急性尿潴留,狗狗表现为极度烦躁、反复蹲排尿但无尿排出、腹部膨隆、呕吐,甚至因膀胱破裂或尿毒症而死亡,需紧急就医。

膀胱结石的诊断方法

兽医需结合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膀胱结石。
体格检查时,触诊膀胱可感知到质地坚硬、表面光滑的结石(若结石较大),或发现膀胱充盈、按压时狗狗疼痛呻吟。
尿液检查是基础,通过尿常规可发现红细胞(提示血尿)、白细胞(提示感染)、细菌(尿培养可明确病原体)及尿结晶(如草酸钙结晶、磷酸铵镁结晶,提示结石类型可能);同时测定尿液pH值,辅助判断结石成分倾向。
影像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B超检查无创、便捷,可清晰显示膀胱内结石的大小、数量、位置及膀胱壁厚度,对X光不显影的结石(如尿酸铵、胱氨酸结石)也能检出;X光检查对含钙、镁等高密度结石(如草酸钙、磷酸钙结石)显影效果好,但需结合B超避免漏诊;对于复杂病例,还可进行膀胱造影或CT检查,明确结石与尿路的关系。

膀胱结石的狗狗

以下为常见膀胱结石类型的影像学与尿液特征对比:
| 结石类型 | B超特征 | X光显影 | 尿液pH值 | 尿液常见结晶 |
|----------------|------------------------|----------|----------|--------------------|
| 草酸钙结石 | 强回声光团,后方伴声影 | 显影 | 酸性-中性 | 草酸钙结晶 |
| 磷酸铵镁结石 | 中等回声光团,后方声影弱 | 显影 | 碱性 | 磷酸铵镁结晶 |
| 尿酸铵结石 | 低-中等回声,部分显影 | 部分显影 | 碱性 | 尿酸铵结晶 |
| 胱氨酸结石 | 低回声光团,不显影 | 不显影 | 酸性 | 胱氨酸结晶(六边形)|

膀胱结石的治疗方案

治疗原则包括去除结石、缓解症状、预防复发及处理并发症,具体方法需根据结石大小、数量、类型及狗狗全身状况选择。
药物治疗适用于小型、光滑、无感染且未引起梗阻的结石,通过调节尿液pH值、促进结石溶解或排出,磷酸铵镁结石可通过口服氯化铵等酸化剂降低尿液pH值(目标6.0-6.5),配合抗生素控制感染;尿酸结石可给予别嘌醇抑制尿酸生成,增加饮水促进排泄,药物治疗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和B超,观察结石变化,一般疗程需数月,若结石无缩小或症状加重,需及时调整方案。
手术治疗是快速去除结石的有效方法,适用于大型结石、多发性结石、药物无效或已引起尿路梗阻的狗狗,常用术式包括膀胱切开取石术(通过腹部切口切开膀胱,直接取出结石,创伤较大但适用范围广)和膀胱镜取石术(通过膀胱镜经尿道取出结石,创伤小、恢复快,但对结石大小、设备及技术要求高),术后需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配合镇痛药物缓解疼痛,并严格控制饮食(根据结石类型选择处方粮)。
微创治疗激光碎石术(通过膀胱镜将激光击碎结石,再冲洗排出),适用于较大或坚硬结石,创伤更小,但需专业设备支持,无论何种治疗,术后均需定期复查(术后1、3、6个月检查B超和尿常规),监测结石复发情况。

膀胱结石的预防措施

预防膀胱结石需从饮食、饮水、健康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尤其对于有结石病史的狗狗,需长期坚持。
饮食管理是核心,根据结石类型选择合适的食物:草酸钙结石宜喂低钙、低草酸、维生素D含量低的处方粮(如 Hill's s/d、Royal Canin Urinary SO);磷酸铵镁结石需喂酸性粮(含 DL-蛋氨酸、氯化铵),并限制镁、磷摄入;尿酸结石应喂低嘌呤粮,减少肉类内脏比例,避免长期喂食人类食物(如咸肉、动物内脏),尤其是高盐、高蛋白饮食。
保证充足饮水,促进尿液稀释和结晶排出,可鼓励狗狗多喝清水,或在湿粮中加水,增加饮水量;对于不爱喝水的狗狗,可使用流动饮水机(模拟流动水吸引饮水)。
定期体检,老年犬、公犬及有结石病史的狗狗建议每6-12个月检查一次尿常规和B超,早发现早处理。
及时治疗泌尿感染,一旦发现尿频、尿血等症状,需尽快就医,进行尿培养和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彻底控制感染,避免长期慢性感染诱发结石。

膀胱结石的狗狗

相关问答FAQs

Q1:狗狗膀胱结石手术后还会复发吗?如何降低复发风险?
A1:膀胱结石术后有一定复发率,尤其是未去除病因(如未控制感染、未调整饮食)的狗狗,复发率可达20%-50%,降低复发风险需做到:① 术后根据结石类型严格喂食处方粮(如草酸钙结石长期喂低钙草酸粮);② 保证充足饮水,每天饮水量达到体重的5%-10%(如5kg狗狗每天喝250-500ml水);③ 定期复查(术后前3个月每月查尿常规,之后每3-6个月查一次);④ 积极治疗原发病(如控制感染、调节代谢异常);⑤ 避免过度肥胖,减少尿路压力。

Q2:如何通过饮食区分不同类型的膀胱结石预防?
A2:不同类型膀胱结石的饮食预防重点不同,需针对性调整:

  • 草酸钙结石:需限制钙、草酸摄入,避免喂食菠菜、甜菜、坚果等高草酸食物,选择低钙、低维生素D的处方粮(如Hill's c/d),同时增加钠摄入(适量添加食盐)促进钙排泄。
  • 磷酸铵镁结石:需酸化尿液(喂含DL-蛋氨酸、氯化铵的食物),限制镁、磷摄入,避免喂食海鲜、豆制品等高镁食物,选择酸性处方粮(如Royal Canin Urinary S/O)。
  • 尿酸结石:需限制嘌呤摄入,减少肉类、内脏、海鲜等高嘌呤食物,选择低蛋白、低嘌呤处方粮(如Hill's u/d),并增加碱化剂(如柠檬酸钾)促进尿酸溶解。
  • 胱氨酸结石:需限制蛋氨酸摄入(避免喂食肉类、蛋类过多),喂含硫氨基酸低的处方粮,并补充青霉胺(促进胱氨酸排泄)。
    建议通过结石成分分析或尿液检查明确结石类型后,在兽医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