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急性心肺衰竭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症,指心脏和肺部功能在短时间内突然严重受损,导致循环系统无法有效输送氧气,肺部无法正常进行气体交换,进而引发全身器官缺氧和代谢紊乱,这种病症进展迅速,若不及时干预,可能在数小时内导致死亡,需主人高度警惕并紧急处理。
急性心肺衰竭的常见病因
狗狗急性心肺衰竭的诱因复杂,可涉及心脏、肺部及其他系统突发病变,常见原因包括:
- 心脏疾病突发:如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突发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肌炎(病毒感染如细小病毒、寄生虫感染如心丝虫)、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等,导致心脏泵血功能骤降。
- 肺部急性病变:急性肺水肿(中毒性、神经源性、高原性)、气胸(外伤或自发性)、肺栓塞(血栓脱落堵塞肺动脉)、重症肺炎(细菌/病毒感染导致肺泡大量渗出)、溺水等,引起肺部通气换气障碍。
- 全身性因素:中毒(如有机磷农药、巧克力、百合中毒)、严重感染(败血症引发循环休克)、创伤(车祸导致血胸、心包填塞)、电击、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导致血管性水肿)等,间接损害心肺功能。
- 其他:麻醉意外(术中呼吸/心跳抑制)、甲状腺功能减退引发黏液性水肿压迫呼吸道等。
典型症状识别
急性心肺衰竭症状进展迅速,需密切观察狗狗是否出现以下表现:
(一)呼吸系统症状
- 呼吸困难:最突出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频率>40次/分钟)、张口呼吸、鼻翼煽动,严重时可见腹部肌肉参与呼吸(“三凹征”: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凹陷)。
- 异常呼吸音: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肺水肿)、干啰音(支气管痉挛)或呼吸音减弱(气胸)。
- 咳痰或泡沫:咳嗽频繁,初期咳白色泡沫痰,后期可能咳粉红色泡沫痰(提示急性肺水肿)。
- 黏膜发绀:牙龈、眼睑结膜等可见黏膜发紫(缺氧表现),严重时呈灰白色。
(二)循环系统症状
- 心率异常:心率过速(>180次/分钟,多见于心力衰竭)或过缓(<60次/分钟,提示传导阻滞),节律不齐(如心律失常)。
- 脉搏微弱:股动脉脉搏细速、难以触及,外周循环灌注不足。
- 体表水肿:胸腹下、四肢末端可能出现对称性水肿按压后凹陷,与静脉回流受阻有关。
- 体温变化:初期可能正常或升高(感染性因素),后期因循环衰竭体温降至常温以下。
(三)全身症状
- 精神萎靡:突然嗜睡、反应迟钝,或因缺氧烦躁不安、尖叫。
- 体位异常:被迫采取“坐姿”呼吸(端坐呼吸),以减轻肺部淤血。
- 晕厥或抽搐:脑部缺氧导致突然倒地、意识丧失、四肢抽搐,甚至心跳呼吸骤停。
诊断方法
兽医需通过快速、全面的检查明确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关键诊断手段包括:
检查项目 | 临床意义 |
---|---|
体格检查 | 听诊心肺(异常呼吸音、心杂音)、触诊脉搏(强度、频率)、检查黏膜颜色和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2秒提示循环障碍)。 |
影像学检查 | 胸部X光:可见肺纹理模糊(肺水肿)、心脏扩大(心衰)、气胸(肺压缩边缘)、胸腔积液等;超声心动图:评估心脏结构、功能(如射血分数)、心包积液。 |
实验室检查 | 血常规(感染/贫血)、血气分析(判断氧合和酸碱失衡,如PaO₂<80mmHg提示缺氧)、生化(心肌酶谱升高提示心肌损伤)、D-二聚体(肺栓塞筛查)。 |
心电图(ECG) | 监测心律失常类型(如室早、房颤)、心肌缺血(ST段改变)、电解质紊乱(如高钾导致T波高尖)。 |
紧急治疗原则
急性心肺衰竭的治疗需争分夺秒,核心是“维持呼吸循环功能+去除病因+对症支持”,具体措施包括:
(一)呼吸支持
- 吸氧:立即给予鼻导管吸氧(2-4L/min)或氧气箱(浓度30%-40%),严重缺氧时需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PEEP模式改善肺泡氧合)。
- 解除气道阻塞:清除口鼻分泌物、呕吐物,必要时气管插管防止窒息。
(二)循环支持
- 强心与利尿:急性肺水肿时静脉注射呋塞米(1-2mg/kg)快速利尿,减轻肺淤血;心输出量降低时给予多巴胺(2-5μg/kg/min)或多巴酚丁胺(5-10μg/kg/min)增强心肌收缩力。
- 血管活性药物:血压下降时使用去甲肾上腺素(0.1-0.5μg/kg/min)维持灌注压。
- 抗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可给予利多卡因(1-2mg/kg静脉推注),持续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用地高辛(0.022mg/kg q12h)。
(三)病因治疗
- 中毒:有机磷中毒用阿托品+解磷定,巧克力中毒用活性炭吸附毒素。
- 气胸/血胸:立即胸腔穿刺抽气/抽血,必要时留置闭式引流。
- 心包填塞:超声引导下心包穿刺减压。
(四)对症支持
- 纠正酸碱失衡:代谢性酸中毒(pH<7.2)给予碳酸氢钠(1-2mmol/kg)。
- 抗感染:重症肺炎或败血症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广谱抗生素(如头孢曲松)。
- 营养支持:病情稳定后给予肠内营养(如处方粮),避免加重心肺负担。
预防措施
虽然急性心肺衰竭起病突然,但部分风险可通过以下方式降低:
- 定期体检:老年犬、心脏病史犬每年做1-2次心脏超声、X光及生化检查,早期发现异常。
- 避免接触诱因:禁食巧克力、洋葱、葡萄等有毒食物;远离农药、杀虫剂;避免剧烈运动(尤其肥胖犬、心脏病犬)。
- 控制基础病:慢性心脏病犬需遵医嘱服用匹莫苯丹、贝那普利等药物,定期复查心功能。
- 疫苗接种与驱虫:按时接种犬瘟、细小等疫苗,预防心肌炎;每月进行心丝虫驱虫,避免寄生虫感染心脏。
相关问答FAQs
Q1:狗狗急性心肺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有什么区别?
A:急性心肺衰竭是“突发性”病变,症状在数小时至1-2天内迅速恶化(如突然呼吸困难、咳粉红泡沫痰),常由明确诱因(如中毒、创伤)或急性心脏事件(如心肌梗死)引发,需紧急抢救;慢性心力衰竭是“渐进性”疾病,多由心脏长期病变(如瓣膜病、心肌病)导致,症状逐步加重(如运动不耐受、咳嗽、夜间呼吸困难),病程数月至数年,治疗以长期药物控制和生活管理为主。
Q2:发现狗狗出现疑似急性心肺衰竭症状,主人第一时间应该怎么做?
A:立即采取以下措施并紧急送医:① 保持呼吸道通畅:用纱布/纸巾清理口鼻分泌物,避免仰卧(防止舌后坠堵塞气道);② 减少应激:将狗狗放置安静、通风处(避免冷风直吹),轻柔安抚,不要强行移动或摇晃;③ 禁食禁水:避免呕吐物误吸,加重缺氧;④ 联系医院:提前告知症状,要求配备吸氧、心电监护设备的医院,途中尽量平稳运输(如使用宠物专用担架),切勿自行给予药物(如止咳药、人用心脏病药),以免延误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