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被螨虫感染是常见的皮肤问题,尤其抵抗力较弱的幼犬或老年犬更易中招,螨虫属于肉眼难以看见的寄生虫,寄生在狗狗皮肤毛囊或皮脂腺内,不仅会引起剧烈瘙痒、皮肤损伤,还可能继发细菌感染,严重影响狗狗的生活质量,本文将详细说明螨虫感染的类型、症状、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帮助宠物主人科学应对。

狗狗被螨虫感染

常见螨虫感染类型及症状

狗狗螨虫感染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症状和特点有所不同,具体如下表所示:

感染类型 寄生部位 典型症状 传染性
蠕形螨 毛囊、皮脂腺 初期局部脱毛(眼周、嘴唇、四肢),皮肤潮红、有鳞屑,后期可能扩散至全身,形成脓疱、结痂 弱,多为自身感染,免疫力正常犬可自愈
疥螨 表皮层 剧烈瘙痒(夜间加重),皮肤红斑、丘疹,耳根、肘部、腹部等部位脱毛、结痂,皮肤增厚呈“大象皮”样 强,可通过接触直接传染
耳螨 耳道内 耳道瘙痒,频繁甩头、抓挠耳部,耳道有褐色或黑色分泌物(类似咖啡渣),耳廓皮肤红肿 强,接触传染,多见于猫咪,但狗狗也可能感染

感染原因分析

狗狗螨虫感染并非“不干净”所致,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 免疫力低下:幼犬(母源抗体消失未完全)、老年犬、患有糖尿病或肝肾疾病的狗狗,免疫系统功能较弱,易受螨虫侵袭。
  2. 营养不良:长期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如维生素E、B族)或微量元素,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
  3. 环境因素:潮湿、不通风的环境利于螨虫繁殖;狗窝、玩具未定期清洁消毒,可能残留虫卵。
  4. 应激反应:更换环境、惊吓、手术等应激状态会抑制狗狗免疫力,诱发螨虫感染。
  5. 接触感染: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梳子、垫子)或感染犬只,尤其是疥螨和耳螨传染性较强。

治疗方法

螨虫感染需“对症下药”,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方案,且需坚持用药至彻底清除虫卵(一般4-8周):

狗狗被螨虫感染

  1. 外用治疗
    • 蠕形螨:使用含双甲脒、伊维菌素成分的洗剂或喷剂,每周药浴2-3次,患部涂抹硫软膏。
    • 疥螨:先用温肥皂水软化痂皮,再涂抹除螨螨虫(如非泼罗星),全身严重者需配合药浴。
    • 耳螨:用宠物专用耳油清洁耳道,再滴入耳螨灵(含赛拉菌素),每日1次,持续2周。
  2. 口服药物:对于严重感染或外用效果不佳者,可口服伊维菌素(注意:柯利犬禁用,易引发基因突变)、米尔贝肟等,需遵医嘱使用。
  3. 环境消毒:使用宠物专用消毒剂(如滴宁、百浪多息)对狗窝、玩具、地毯等进行彻底喷洒或清洗,高温暴晒织物,避免虫卵残留。
  4. 辅助护理:佩戴伊丽莎白圈防止抓挠继发感染;补充卵磷脂、鱼油等皮肤营养剂,修复皮肤屏障。

预防措施

预防螨虫感染比治疗更重要,日常需做好以下几点:

  1. 增强免疫力:喂食优质狗粮,保证营养均衡;适量运动,避免过度肥胖;定期体检,及时治疗基础疾病。
  2. 定期驱虫:每月进行体外驱虫(如滴剂或喷剂,含非泼罗星、塞拉菌素等),尤其春夏螨虫活跃期需加强。
  3. 保持环境清洁:每周清洗狗窝、玩具,晾晒后使用;避免狗狗接触流浪动物或脏乱环境。
  4. 减少应激:避免频繁更换环境,新到家狗狗需逐步适应;减少噪音、惊吓等刺激。

相关问答FAQs

Q1:狗狗螨虫感染会传染给人吗?
A:部分螨虫可能传染给人,但类型不同风险不同,疥螨可引起“疥疮”,表现为皮肤剧烈瘙痒、红色丘疹,需及时隔离狗狗并人医治疗;蠕形螨和耳螨一般不传染人,但若人皮肤有破损,接触感染部位后可能出现局部红肿,需注意防护。

Q2:螨虫感染治疗后为什么容易复发?
A:复发多与治疗不彻底或预防不到位有关:①用药时间不足(未完成整个疗程,虫卵未全部清除);②环境未消毒,导致二次感染;③狗狗免疫力未恢复(如营养不良、应激未解除);④未定期驱虫,再次接触感染源,需坚持“治疗+环境管理+免疫提升”三位一体方案,避免复发。

狗狗被螨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