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肾衰尿少是临床常见的危急症状,指狗狗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有效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导致尿量显著减少(24小时尿量<1ml/kg体重),同时伴随毒素蓄积、水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此症状可发生于急性肾衰或慢性肾衰晚期,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迅速发展为尿毒症,危及生命。

狗狗肾衰尿少

尿少的生理机制与肾脏功能关联

肾脏是狗狗的“净化中心”,通过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维持内环境稳定,健康狗狗每天尿量约为20-50ml/kg(幼犬稍多),当肾单位(肾小球+肾小管)因各种原因受损超过75%时,滤过率急剧下降,原尿生成减少,从而出现尿少,受损肾脏无法有效排泄尿素氮、肌酐等毒素,导致其在体内蓄积,进一步抑制肾小管功能,形成恶性循环,肾衰常伴随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增加,也会加剧尿少。

狗狗肾衰尿少的常见病因

肾衰分为急性肾衰(ARF)和慢性肾衰(CRF),两者病因差异显著,尿少的触发机制也不同。

急性肾衰(ARF)尿少的病因

急性肾衰起病急、进展快,尿少是其典型表现,常见病因包括:

  1. 肾前性因素:肾脏血流灌注不足,如严重脱水(呕吐、腹泻未补液)、休克(创伤、感染中毒)、心输出量减少(心脏病、心律失常)等,导致肾脏缺血缺氧,滤过功能下降。
  2. 肾性因素:肾脏直接损伤,如中毒(对乙酰氨基酚、重金属、防冻液、百合花等)、急性感染(钩端螺旋体、细菌性肾盂肾炎)、免疫性疾病(急性肾小球肾炎)、药物损伤(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等,损伤肾小管或肾小球。
  3. 肾后性因素:尿路梗阻,如膀胱结石、尿道结石、肿瘤压迫、前列腺增生等,导致尿液排出受阻,肾盂内压力升高,肾小球滤过停止。

慢性肾衰(CRF)尿少的病因

慢性肾衰进展缓慢,早期尿量可能正常甚至增多(因肾脏浓缩功能丧失,稀释尿增多),晚期因肾单位大量破坏、肾小球硬化,才会出现尿少,常见病因包括:

狗狗肾衰尿少

  • 老年性退行性变:7岁以上犬高发,肾单位自然衰老。
  • 遗传性肾病:如查理王小猎犬的肾发育不全、萨摩耶的肾囊泡病等。
  • 继发性损伤:长期慢性感染(牙源性感染、泌尿道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持续损害肾脏。
病因分类 具体原因 导致尿少的机制
肾前性 脱水、休克、心衰 肾脏灌注不足,滤过率下降
肾性 中毒、感染、免疫损伤、药物 肾小管/肾小球直接破坏,滤过功能障碍
肾后性 尿路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 尿液排出受阻,肾盂压力升高
慢性退行性 老年、遗传、慢性病继发 肾单位大量丢失,滤过面积减少

临床症状:尿少只是“冰山一角”

狗狗肾衰尿少时,常伴随一系列全身症状,早期易被主人忽略,需高度警惕:

  1. 泌尿系统表现:尿量显著减少(24小时几乎无尿或尿量极少)、尿色异常(深黄、茶色或血尿)、排尿困难(肾后性梗阻时努责但无尿)、尿频(慢性肾衰早期因浓缩功能丧失,尿量多但比重低)。
  2. 消化系统症状:食欲废绝、呕吐(胃内容物或泡沫状,带血)、腹泻、口腔溃疡(呼出尿味恶臭)、牙龈苍白(贫血)。
  3. 全身状态异常:精神沉郁、嗜睡、脱水(皮肤弹性差、眼窝凹陷、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虚弱、肌肉震颤(电解质紊乱如低钙、低钾)。
  4. 其他系统表现:呼吸困难(肺水肿或酸中毒)、高血压(抽搐、失明)、贫血(黏膜苍白)、出血倾向(牙龈出血、皮下瘀斑)。

诊断:明确病因与肾功能损害程度

需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判断,核心是区分肾前性、肾性、肾后性肾衰,并评估肾功能。

基础检查

  • 体格检查:评估脱水程度(皮肤弹性、眼窝凹陷)、腹部触诊(肾脏是否肿大、疼痛)、膀胱充盈情况(肾后性梗阻时膀胱胀大)。
  • 尿常规:尿比重(<1.018提示浓缩功能丧失)、蛋白尿(肾小球损伤)、尿沉渣(管型、红细胞、白细胞,提示感染或肾炎)。
  • 血常规:贫血(正细胞正色素性,慢性肾衰常见)、白细胞升高(感染)、血小板减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生化检查

  • 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显著升高(Scr>200μmol/L、BUN>20mmol/L提示肾衰),但需排除脱水、高蛋白饮食等干扰。
  • 电解质:高钾血症(>5.5mmol/L,可致心律失常)、低钠血症、高磷血症、低钙血症(慢性肾衰常见)。
  • 其他:总蛋白、白蛋白(降低提示蛋白丢失或营养不良)、碳酸氢根(代谢性酸中毒,<18mmol/L)。

影像学检查

  • B超:观察肾脏大小(急性肾衰常肿大,慢性肾衰缩小、结构模糊)、皮质厚度、回声增强(慢性肾衰),以及膀胱、尿路有无结石、梗阻。
  • X光:可发现尿路结石(高密度影)、肾脏钙化(慢性肾衰)。

其他检查

  • 肾活检:确诊肾小球肾炎、间质性肾炎等病理类型,但有创伤,需谨慎。
  • 尿钠分数(FENa):区分肾前性(FENa<1%)和肾性(FENa>2%)肾衰。
检查项目 临床意义
尿常规 评估肾脏浓缩功能、感染、蛋白尿
血清肌酐/尿素氮 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升高提示肾衰
肾脏B超 区分急性/慢性肾衰,发现尿路梗阻、结石
电解质 识别高钾、低钠等危及生命的紊乱

治疗方案:多管齐下延缓病情进展

治疗原则包括去除病因、支持治疗、纠正并发症,目标是保护残存肾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去除病因

  • 肾前性:快速补液(0.9%氯化钠或乳酸林格氏液,40-80ml/kg,静脉滴注),纠正休克和脱水。
  • 肾后性:立即解除梗阻(如尿道结石导尿或手术取石、膀胱造瘘)。
  • 肾性:停用肾毒性药物,中毒时进行洗胃、灌肠、血液净化(如透析),感染时选用肾毒性低的抗生素(如阿莫西林)。

支持治疗

  1. 液体疗法:补液是核心,根据脱水程度计算补液量(脱水量=体重×脱水百分比×1000),先补充一半,剩余24小时匀速输入,同时监测中心静脉压或肺动脉楔压,避免补液过量导致心衰。
  2. 纠正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 高钾血症:10%葡萄糖酸钙(0.5-1ml/kg,缓慢静注)拮抗心肌毒性,胰岛素+葡萄糖(1U胰岛素+4g葡萄糖)促进钾细胞内转移,或口服聚苯乙烯磺酸钙。
    • 代谢性酸中毒:5%碳酸氢钠(1-3mmol/kg,静滴),目标血pH>7.2。
    • 低磷血症:口服磷酸盐结合剂(如碳酸钙),严重时静脉补磷。
  3. 营养支持:低蛋白(0.3-0.5g/kg/d)、低磷(<0.6%)、高热量(30-40kcal/kg/d)饮食,减少代谢废物生成;补充ω-3脂肪酸(鱼油)、维生素E(抗炎),推荐肾脏处方粮(如希尔斯k/d、皇家肾脏粮)。

并发症治疗

  • 呕吐:用马罗匹坦(0.2mg/kg,皮下注射)或昂丹司琼(0.1mg/kg,静注)。
  • 贫血: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50-100U/kg,皮下注射,每周2-3次),同时补充铁剂。
  • 高血压:苯磺酸氨氯地平(0.25-0.5mg/kg,口服),目标收缩压<160mmHg。
  • 尿毒症:严重时进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析,清除体内毒素(适用于急性肾衰或慢性肾衰急性加重)。

慢性肾衰的长期管理

  • 饮食控制:终身喂肾脏处方粮,控制饮水(根据尿量和血钠调整,避免自由饮水导致水钠潴留)。
  • 药物延缓进展:使用肾康宁(含大黄、黄芪等中药,减少尿蛋白)、科罗迪(碳酸镉磷结合剂,降低血磷)。
  • 定期监测:每月查血尿常规、电解质,每3个月复查肾功能、肾脏B超。

家庭护理:延长生存期的关键

  1. 严格控水:少量多次喂水,每次不超过50ml,记录每日饮水量和尿量(可用尿垫称重,1ml尿液≈1g)。
  2. 饮食管理:拒绝人食(尤其是高盐、高蛋白食物),如肉汤、火腿、骨头,零食选择专用犬用低蛋白零食。
  3. 环境管理:保持安静温暖,减少应激(如避免剧烈运动、环境嘈杂),定期清理口腔(每日用宠物漱口水,减少细菌入血)。
  4. 观察病情:每日记录精神、食欲、呕吐次数,若出现尿完全消失、抽搐、呼吸困难,立即送医。

预防措施:降低肾衰发生风险

  • 避免肾毒性物质:不喂人用药物(尤其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化学品(防冻液、清洁剂)存放妥当,避免狗狗误食。
  • 及时治疗感染:定期洁牙(每年1-2次),泌尿道感染、皮肤病等及时用抗生素,防止细菌入血损伤肾脏。
  • 定期体检:7岁以上犬每年查1次血尿常规和肾功能,早期发现肾损伤(如微量白蛋白尿)。
  • 保证充足饮水:提供新鲜清洁水,促进代谢废物排出,尤其夏季增加饮水频率。

相关问答FAQs

问题1:狗狗肾衰尿少,早期发现并及时治疗,还有救吗?
解答:需区分急性肾衰和慢性肾衰,急性肾衰若病因可逆(如中毒、脱水),早期积极治疗(去除病因、补液、支持治疗),肾功能可能部分或完全恢复,尿量逐渐恢复正常,预后较好(治愈率50%-70%),慢性肾衰是进行性损伤,肾单位不可再生,治疗目标是延缓进展、提高生活质量,无法根治,但通过规范治疗(饮食管理、药物、透析),可延长生存期1-3年甚至更久,关键是早发现、早干预,避免病情恶化。

狗狗肾衰尿少

问题2:狗狗肾衰期间,饮食上有哪些绝对不能碰的东西?
解答:1. 高蛋白食物:如肉类、内脏、蛋类,代谢后产生大量尿素氮,加重肾脏负担;2. 高磷食物:如动物肝脏、奶酪、坚果,加速肾小球硬化;3. 高盐食物:如人吃的饭菜、火腿、腌制品,导致水钠潴留,加重高血压;4. 高钾食物:如香蕉、土豆、菠菜,慢性肾衰常伴高钾血症,可能引发心律失常;5. 肾毒性食物:如葡萄、葡萄干、洋葱、大蒜、巧克力,直接损伤肾小管;6. 骨头:尤其是煮熟的骨头,可能划伤消化道,导致便秘或肠梗阻,增加肾脏负担,建议严格喂肾脏处方粮,避免任何零食和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