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总爱撕咬自己的卧垫,明明刚买的新垫子没几天就被撕得破破烂烂,填充物满天飞,不仅浪费钱,还担心狗狗误食填充物出危险,其实狗狗撕卧垫不是“调皮捣蛋”这么简单,背后往往藏着生理、心理或环境上的原因,只有找到根源,才能有效解决。

狗狗撕卧垫

狗狗撕卧垫的常见原因及应对方法

天性使然:撕咬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

狗狗的祖先需要通过撕咬来分解猎物、获取食物,这种本能会延续到现代狗狗身上,特别是猎犬、梗犬等有“狩猎驱动”的品种,对柔软、有弹性的物品(比如卧垫的填充棉)会格外感兴趣,撕咬过程能带给它们“捕获猎物”的满足感。
表现:狗狗会专注地撕咬卧垫,撕开后可能不躲藏,甚至把填充物叼到主人面前,像“炫耀战利品”一样。
解决方法

  • 提供“替代品”:准备耐咬的橡胶玩具、磨牙绳或漏食球,在狗狗想撕咬时递给它,并引导它咬玩具,用零食奖励正确行为。
  • 满足“狩猎欲”:平时可以用抛接游戏、藏零食等方式,让狗狗通过“寻找-捕获”消耗精力,减少对卧垫的兴趣。

精力过剩:无聊时的“自我娱乐”

狗狗每天需要足够的运动和脑力消耗,如果长时间被关在家里,缺乏互动和玩耍,就会用撕咬卧垫来打发时间,尤其是精力旺盛的年轻狗狗(比如1-3岁的哈士奇、边牧)。
表现:撕咬前可能表现出焦躁,比如转圈、哼唧,撕咬时动作急促,撕完后反而更兴奋(因为“玩”得开心)。
解决方法

  • 增加运动量:每天保证至少1小时的运动(散步、跑步、玩飞盘),运动后狗狗会更倾向于休息,而不是撕咬。
  • 益智玩具互动:使用藏食玩具、漏食垫,让狗狗通过动脑获取食物,既能消耗精力,又能缓解无聊。

分离焦虑:独自在家时的“情绪出口”

狗狗是群居动物,如果主人长时间不在家,它们可能会感到焦虑,而撕咬带有主人气味的卧垫,能缓解不安,这种情况下的撕咬通常带有破坏性,可能还会伴随乱尿、乱叫、破坏家具等行为。
表现:主人回家后发现卧垫被撕得特别严重,周围有散落的填充物,狗狗可能表现出异常兴奋或躲闪(因为知道自己“做错事”)。
解决方法

  • 逐步适应独处:先离开几分钟,再慢慢延长离家时间,让狗狗知道“主人离开会回来”,减少焦虑。
  • 留下“安抚物”:给狗狗准备一件有主人气味的旧衣服,或使用费洛蒙喷雾(如费洛蒙 calming collar),帮助它放松。
  • 离家前“消耗精力”:出门前带狗狗运动一会儿,让它回家后直接睡觉,没精力撕咬。

卧垫“不合适”:材质、味道或舒适度问题

有些卧垫本身可能让狗狗不舒服,

狗狗撕卧垫

  • 材质太薄、易撕(比如劣质绒布垫),狗狗一咬就破;
  • 有刺激性气味(新买的垫子可能有化学残留),狗狗会用撕咬来“驱赶”异味;
  • 太硬或太软,导致狗狗趴着不舒服,通过撕咬调整垫子形状。
    表现:狗狗只撕特定的垫子,换了新垫子又开始撕,或者反复用爪子扒垫子、用嘴拱垫子。
    解决方法
  • 选对材质:选择牛津布、帆布等耐磨材质的垫子,填充物选环保棉(不易误食),避免太轻薄的绒布。
  • 清洗后再用:新垫子先清洗2-3次,去除异味,让狗狗熟悉“自己的味道”。
  • 观察偏好:如果狗狗总喜欢趴在地板上,可能是垫子太软,可以换成支撑性好的硬质垫子。

寻求关注:“撕咬=主人理我”

有些狗狗发现,只要撕咬卧垫,主人就会立刻过来关注(哪怕是责骂),这会让它觉得“撕咬=获得关注”,从而重复这种行为。
表现:当主人在场时撕咬,撕完后盯着主人看,如果主人不理会,可能会撕得更厉害。
解决方法

  • 忽略错误行为:当狗狗撕咬时,不要大声骂或打它(反而会强化“关注”),直接走开,让它知道“撕咬=没人理”。
  • 正向强化“安静行为”:当狗狗趴在垫子上不撕咬时,及时夸奖“好乖”,并给零食奖励,让它明白“安静=有好处”。

换牙期:牙龈痒得“想啃点啥”

幼犬在2-7个月会换牙,牙龈会发痒、肿胀,需要啃咬来缓解不适,卧垫柔软的材质正好适合它们磨牙。
表现:除了撕卧垫,还会啃咬家具、拖鞋,牙龈红肿,流口水明显,乳牙可能脱落。
解决方法

  • 磨牙玩具必备:准备冰过的橡胶玩具(冰敷能缓解牙龈肿痛)、专门的磨牙骨,定期给狗狗换新玩具保持新鲜感。
  • 避免啃硬物:不要让狗狗啃咬太硬的东西(比如石头、骨头),以免损伤新牙。

疾病信号:身体不适的“间接表达”

如果狗狗突然开始撕咬卧垫,尤其是平时很乖的狗狗,可能是身体出了问题,

  • 皮肤过敏、寄生虫(跳蚤、螨虫)导致瘙痒,撕咬是想“止痒”;
  • 关节疼痛、肌肉不适,趴着不舒服,通过撕垫子转移注意力。
    表现:除了撕卧垫,还会频繁抓挠、舔舐身体某部位,走路跛行,食欲下降等。
    解决方法
  • 及时就医:带狗狗去宠物医院检查,排查皮肤病、关节炎等问题,治疗原发疾病后,撕咬行为会自然消失。

原因与解决方法归纳表

常见原因 具体表现 解决方法
天性本能 专注撕咬,撕后叼填充物给主人 提供耐咬玩具,满足狩猎欲(抛接、藏食游戏)
精力过剩 焦躁后撕咬,撕后更兴奋 增加运动量,使用益智玩具消耗精力
分离焦虑 独自在家时严重撕咬,伴随乱尿、乱叫 逐步适应独处,留主人气味物品,离家前消耗精力
卧垫不合适 只撕特定垫子,反复扒/拱垫子 选耐磨材质,清洗去味,根据狗狗偏好调整垫子软硬
寻求关注 主人在场时撕咬,撕后看主人反应 忽略错误行为,正向强化“安静”
换牙期 啃咬物品+牙龈红肿+流口水 提供冰镇磨牙玩具,避免啃硬物
疾病信号 撕咬+抓挠/跛行/食欲下降 及时就医,治疗原发疾病

预防小贴士

  • 定期检查卧垫:发现破损立即修补或更换,避免狗狗误食填充物。
  • 从小训练:幼犬时期就教它“咬玩具”的指令,建立“不能咬家具/垫子”的规则。
  • 关注情绪变化:平时多观察狗狗的行为,如果突然异常撕咬,先排除健康问题。

FAQs

问:狗狗撕卧垫时,我打它骂它能改吗?
答:不建议用打骂的方式,狗狗可能无法理解“为什么被打”,反而会因为害怕、焦虑加重撕咬行为,甚至对主人产生恐惧,正确做法是忽略错误行为,并用玩具引导,当它咬对时及时奖励,让它明白“咬玩具=有好结果”。

狗狗撕卧垫

问:如何选择狗狗撕不烂的卧垫?
答:优先选“外层材质耐磨+填充物安全”的垫子:外层用牛津布(防水、抗撕)、帆布(厚实),避免绒布、薄棉布;填充物选环保棉、珍珠棉(无毒、不易结团),避免泡沫颗粒(易误食),可以选“带防护边”的垫子,边角加固,减少狗狗从边缘撕咬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