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犬,作为智商和工作能力都极为突出的犬种,其繁殖过程需要科学严谨的照料,以确保母犬和幼犬的健康,从配种前的准备到幼犬的出生与成长,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在配种前,首先需要对种犬进行严格筛选,种公犬应具备健康的体魄、稳定的性格和良好的工作性能,同时避免近亲繁殖以降低遗传病风险,种母犬则需达到2岁以上、体成熟状态,且经过全面体检,确保无传染性疾病、生殖系统发育正常,配种前1-2周,建议为母犬进行驱虫和疫苗接种,避免孕期感染,发情鉴定是配种的关键,母犬发情期通常持续约21天,最佳配种时间为发情后的第11-13天,此时母犬接受爬跨,阴道分泌物由血色变为淡黄或透明,卵子成熟并排出,可通过观察行为变化(如主动接近公犬、频繁排尿)和结合阴道细胞学检查、B超监测卵泡发育来判断,必要时可进行人工授精以提高受孕率。
母犬成功受孕后,进入约60-64天的孕期,需分阶段进行精细化护理,怀孕前30天是胎儿器官分化期,母犬饮食需保持清淡,避免过度营养导致胎儿过大或母犬肥胖,可适当增加蛋白质(如煮熟的鸡胸肉、鸡蛋)和维生素(如叶酸)的摄入,但需控制食量,比平时增加10%-20%即可,怀孕30天后,胎儿进入快速生长期,母犬对钙、磷的需求量增加,应更换为高钙犬粮,并补充钙片(如碳酸钙),同时增加喂食次数至每日3-4次,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引起消化不良,整个孕期需禁止剧烈运动,但可进行温和散步,每日2-3次,每次15-20分钟,促进血液循环和胎儿发育,要避免母犬受到惊吓、碰撞,定期进行产检,通过B超观察胎儿发育情况,预产期前1周需准备产房,产房应安静、温暖(温度保持在25℃左右)、干燥,铺上吸水性强的垫料,并提前消毒。
分娩是繁殖过程中风险较高的环节,需密切观察母犬状态,母犬分娩前24-48小时会出现乳房肿胀、乳头可挤出乳汁、体温下降(约37℃以下)、频繁刨窝、不安、拒食等征兆,分娩通常持续3-6小时,每只幼犬的娩出间隔为10分钟至1小时,若间隔超过2小时或母犬明显痛苦(如哀嚎、用力但无产出),需立即联系兽医进行助产,幼犬出生后,母犬会本能地咬断脐带、舔干羊水并刺激幼犬呼吸,若母犬未及时处理,需人工用消毒线在脐带根部结扎,距离腹部约2厘米处剪断,并用碘伏消毒,分娩过程中,母犬可能出现体力消耗过大、低血糖或子宫收缩无力,可为其补充葡萄糖水,并在兽医指导下使用催产素,所有幼犬娩出后,母犬会排出胎盘,胎盘数量应与幼犬数量一致,若胎盘滞留易引起子宫感染,需及时取出。
幼犬出生后的头4周是生存关键期,需重点护理,出生后1-2小时内,幼犬必须吃到初乳,初乳富含抗体和营养物质,能增强免疫力,若母犬乳汁不足或拒绝哺乳,需人工喂养宠物专用羊奶粉(避免喂食牛奶,以免乳糖不耐受),每2-3小时喂一次,用针筒或宠物奶瓶控制奶量(初生幼犬体重约300-500克,每日奶量约为体重的10%-15%),幼犬出生后10天左右眼睛睁开,此时需保持产房清洁,及时清理排泄物,每周更换垫料2-3次,并定期消毒,预防感染,3周龄后,幼犬开始尝试进食辅食,可将幼犬粮用温水泡软后调成糊状,少量多次喂食,帮助其过渡到固体食物,需为幼犬修剪指甲,避免划伤母犬乳房,并定期称重监测生长情况(每日增重约10-15克为正常),4-6周龄是社会化关键期,可让幼犬接触不同声音、环境和人类,培养其胆量和适应能力,为未来训练打下基础。
以下是孕期不同阶段母犬营养需求参考表:
孕期阶段 | 时间范围 | 营养需求重点 | 推荐食物/补充剂 |
---|---|---|---|
胎儿器官分化期 | 配种后1-30天 | 清淡饮食,补充叶酸,控制总热量 | 熟鸡胸肉、鸡蛋黄、犬粮(低脂) |
胎儿快速生长期 | 配种后31-60天 | 高钙、高蛋白,增加喂食次数 | 高钙犬粮、钙片、牛肉末 |
临产准备期 | 预产期前1周 | 易消化,少量多餐,补充能量 | 羊肉粥、葡萄糖水 |
相关问答FAQs:
问:马犬第一次生产需要注意什么?
答:马犬首次生产可能因经验不足导致难产或拒绝哺乳,需重点做好以下准备:①提前1周将母犬熟悉产房,减少其紧张感;②分娩时需全程陪护,若母犬超过1小时未产出第一只幼犬或出现无力努责,需立即送医;③准备好无菌剪刀、碘伏、棉签、宠物奶粉等应急物品;④产后密切观察母犬乳腺,若出现红肿、发热(乳腺炎症状),需及时挤出乳汁并涂抹抗生素软膏,必要时就医。
问:幼犬出生后多久可以断奶?断奶过程需要注意什么?
答:幼犬一般出生后6-8周可完全断奶,断奶前应逐步减少哺乳次数,从4周龄开始辅以泡软的幼犬粮,每日3-4次,逐渐增加固体食物比例,减少母乳喂养,断奶时需将幼犬与母犬分开2-3天,但保持距离让它们可见可闻,减少分离焦虑,母犬需减少喂食量,避免乳房胀痛,幼犬则需提供充足的清洁饮水和易消化的食物,观察其粪便情况,若有腹泻需暂停换粮,咨询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