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的“智商”一直是养宠爱好者津津乐道的话题,但需要明确的是,目前学界对犬类智商的评估主要基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科伦提出的“工作服从性智商”标准,即犬种学习新指令的速度和首次服从指令的概率,而非人类意义上的逻辑推理或问题解决能力。“智商低排名”并非指犬种“笨拙”,而是它们在服从性训练中可能需要更多重复、耐心和个性化方法,这些犬种往往因独立性强、专注力分散或固执等特点,在学习人类指令时表现稍逊,但它们在其他领域(如嗅觉、陪伴、特定工作能力)可能拥有独特优势,以下将从评估依据、低排名犬种特点、典型犬种分析及科学养宠建议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
狗狗智商排名的评估依据
科伦教授的研究通过向犬种训练协会、训犬师等群体发放问卷,收集了138个犬种在“学习新指令所需重复次数”和“首次服从指令概率”两项数据,最终将犬种智商分为5个等级:1级(最优秀,学习指令<5次,服从率>95%)、2级(优秀,5-15次,70%-95%)、3级(平均,15-25次,25%-70%)、4级(较低,25-40次,25%-40%)、5级(最低,>40次,<25%),所谓“智商低排名”,即属于4-5级的犬种,它们可能需要40次以上重复才能学会一个新指令,且首次执行率不足25%,但这与犬种的培育历史、天性及功能密切相关——许多猎犬或独立工作犬被培育为自主判断而非服从指令,服从性低”反而是其天性的体现。
“智商低”犬种的共同特点
尽管不同犬种性格各异,但排名靠后的犬种通常具备以下特征,这些特征并非缺陷,而是长期人工选择的结果:
- 独立性强,自主决策优先:如猎犬或护卫犬,历史上需独立完成捕猎、警戒任务,对人类指令的依赖性较低,更倾向于根据环境判断行动。
- 专注力易分散:嗅觉灵敏的犬种(如血猎犬)易被气味吸引,训练时注意力难以集中;视觉型犬种(如阿富汗猎犬)则对外界动静高度敏感,难以专注训犬师指令。
- 固执度高,训练需“利诱”:部分犬种(如斗牛犬、沙皮犬)性格倔强,对重复指令易产生抵触,需结合食物奖励、游戏互动等正向激励,而非强制纠正。
- 敏感度高,训练需耐心:如西藏猎犬、马尔济斯犬,对语气、动作敏感,训斥可能导致焦虑退缩,需更温和的引导方式。
典型“智商低”犬种分析及优势
以下列举部分服从性智商排名靠后的犬种,结合其历史功能、性格特点及独特优势,帮助客观认识“智商低”的误区。
巴仙吉犬(非洲)
- 服从性数据:平均学习次数80-100次,首次服从率<5%,科伦排名136/138。
- 特点:被称为“ barkless dog”(不吠犬),因非洲原产地培育时需无声狩猎,天性安静、独立,甚至带有“猫性”——喜欢独处、清洁自身,对指令反应冷淡。
- 优势:出色的嗅觉和追踪能力,擅长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无体味、少掉毛,适合公寓饲养,是安静的伴侣犬。
阿富汗猎犬(阿富汗)
- 服从性数据:60-70次,<10%,排名134/138。
- 特点:被培育为山地猎犬,拥有极强的视觉敏锐度(200米外可发现移动物体),对小型动物(如兔子、狐狸)追逐本能极强,训练时易因外界刺激分心。
- 优势:丝绸般的长毛和优雅体态使其成为“犬中模特”;独立性格使其适合有经验的饲主,无需过多陪伴,适合户外家庭。
斗牛犬(英国)
- 服从性数据:70-80次,15%-20%,排名125/138。
- 特点:因斗犬历史培育出固执、坚韧的性格,对重复指令易“选择性忽视”,且因呼吸道结构特殊,不耐长时间运动,训练需短时多次、结合零食激励。
- 优势:对家庭成员极度忠诚,尤其适合儿童;适应力强,城市饲养友好,是典型的“家庭守护者”。
沙皮犬(中国)
- 服从性数据:60-75次,20%-25%,排名120/138。
- 特点:皮肤松弛、被毛粗糙,历史上作为农场护卫犬,警惕性高、领地意识强,对陌生人较冷淡,训练时需建立信任,避免强迫。
- 优势:耐热性佳(深色皮肤阻隔紫外线),抗病能力强;独特的外貌使其具有辨识度,是安静的护卫伴侣。
松狮犬(中国)
- 服从性数据:50-60次,25%-30%,排名110/138。
- 特点:兼具猎犬和护卫犬功能,性格独立、倔强,甚至带有“领地独占欲”,对指令常以“思考”而非“服从”回应,训练需结合其“领地意识”引导。
- 优势:蓝黑色舌头、狮子般的外貌极具特色;对主人忠诚度高,护主本能强,是优秀的家庭护卫犬。
“智商低”犬种的训练与饲养建议
尽管这些犬种服从性训练难度较高,但通过科学方法仍可建立良好的人宠关系:
- 降低期待,尊重天性:避免用“服从性”衡量犬种价值,例如巴仙吉的独立性适合“半散养”,阿富汗猎犬的追逐本能可引导为“飞盘运动”。
- 短时高频,正向激励:每次训练5-10分钟,结合零食、抚摸等奖励,而非惩罚;例如斗牛犬对食物敏感,可用鸡肉干提升训练积极性。
- 社会化早期进行:3-6月龄是社会化关键期,多接触不同人、环境,减少成年后的敏感或攻击性(如沙皮犬、松狮犬)。
- 发挥优势,匹配需求:若需安静伴侣,可选马尔济斯犬;若喜欢户外运动,阿富汗猎犬是理想选择——饲养前明确自身需求,比纠结“智商”更重要。
相关问答FAQs
Q1:狗狗智商低是不是意味着很难训练,不适合新手?
A:并非绝对。“智商低”主要指服从性训练难度高,但新手若能了解犬种天性、采用耐心方法(如短时训练、正向激励),同样可以成功,例如斗牛犬固执,但对食物奖励敏感,新手用零食引导即可;而巴仙吉独立,适合“放养式”陪伴,新手无需强求其完成复杂指令,关键是匹配犬种特性与自身生活节奏,而非单纯以“智商”判断。
Q2:服从性智商低的狗狗,在其他方面(如嗅觉、陪伴)会更强吗?
A:通常如此,犬种的“智商”是多元的,服从性低不代表整体能力弱,例如血猎犬(服从性排名130+)嗅觉灵敏度是人类的1000万倍,被用于搜救、追踪;马尔济斯犬(服从性排名115+)虽训练慢,但黏人、不掉毛,是优秀的“情感支持犬”,每个犬种都有独特优势,服从性只是能力维度之一,选择时应综合考量功能需求与性格匹配度。
狗狗的“智商高低”是人类赋予的片面标签,没有“笨”的犬种,只有未被理解的天性,无论是服从性优秀的边牧,还是独立安静的巴仙吉,只要用爱与耐心接纳其特点,都能成为家庭中不可或缺的成员。